门面房有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有详细的规定,不是谁说多少就多少的。交房后房产局测绘大队还要再作实地测绘,不用担心。门面房的产权都是40年。关于每个地区门面房的价格大概是同地段住宅房价格的几倍,这个是不一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好运%7E!
全部9个回答 >公摊面积的百分比大概是多少
142****9349 | 2022-07-12 11:12:26-
157****8391 公摊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国家和地方并法律或者规定。公摊面积的多少并不影响开发商的建设成本,但是会影响整个楼盘的品质。(打个比方、宽敞的门厅当然比狭窄的门厅更有气派,但是公摊面积就会大)一般多层住宅的公摊占10%左右,小高层占15%左右,高层占20%7E25%左右。
这个比例并没有规定,只是大多数的楼盘基本上是这样的比例。 2022-07-12 11:12:26
-
答
-
答
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2、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也不可用于分摊的有: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那么,每户要怎么分摊公用建筑面积呢?每户分摊的公用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每户套内建筑面积。黄小姐和林小姐买了同一个小区的两套单位,黄小姐选择的是A栋一套89平方米的3房单位,林小姐买的是C栋92平方米的3房单位。待到装修好后,同事们来参观,都说黄小姐的房子要比林小姐的大。林小姐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后来,黄小姐和林小姐把购房合同拿来一看,原来黄小姐所买单位的分摊面积是16平方米,林小姐却分摊了20平方米。同一小区,为什么分摊面积会不同?其实,商品房公用建筑面积的分摊以栋为单位。也就是说,本栋楼房的住户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为单栋楼内的公用建筑面积,与本栋楼房不相连的公用建筑面积不分摊。假如有为局部范围服务的公用建筑面积,则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摊。因此,同一小区内的各栋单位的分摊面积是不同的。公摊面积,购房者心中永远的痛公摊面积的计算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购房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对于计算公摊面积所涉及的数据:如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整栋建筑物各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是不得而知的,因而公共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也没办法算出。对于这么专业的术语可能连售楼人员也不能做答,就算得知也检验不了它的真实性。所以自己购买的单位到底要公摊多少都是以发展商说了算。在这样一种购房者和发展商信息获得不对等的情况下,购房者的知情权根本得不到体现,因此关于公摊面积的纠纷不断。还有一个问题是,公摊面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到底属于谁?应该说,公摊面积既然公摊到每个业主身上了,所有权当然属于所有业主。然而,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由于发展商总不愿明明白白地公示哪些公有面积已经用于公摊,购房者就无从知道哪些公用面积是属于业主所有,哪些是发展商的,就更无从讲到所有权和使用权了。正因为这样,发展商钻空子的机会也多了。前段时间,成都的某发展商就因为把已经公摊给业主的车库面积,又拿去销售,而被业主告上了法庭,由于发展商拿不出证明车库的建设成本未纳入商品房的成本的证据,结果当然是业主获胜。在广州某些小区,盈利性质的广告牌赫然竖立在小区花园中……从这些事多少可以看出,在发展商眼里,购房者的权益到底有多大分量?可惜的是,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公摊面积的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者怎么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呢?教你几招避免风险新启用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附件标明了"公共部位与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但只列明了应分摊的部位及其构成,具体数据仍不确定,所以仍然存在着开发商让业主多摊的可能性。这里我们总结了几招,提供给购房者参考。第一招:索取公摊数据;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让发展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也可以要求发展商列明公摊公用建筑面积的具体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面积,这样业主可以通过数据求出公摊面积,以明确自身的权益。第二招:查阅有关资料;业主们有权自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规划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最终设计图纸或者最终设计方案、最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第三招: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商品房买卖合同》第三条和附录二中有关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条款,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并在附件二"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得利益。万一真的发生了纠纷,唯一的选择就是诉之法律,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当然,我们期望的是,随着法律的不断健全,政府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发展商诚信意识的不断增强,普通购房者的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
答
公摊面积有相应的公摊系数,简单来说,公摊面积指的就是在整个小区内所有业主共同使用的空间面积,因为包含的区域有很多,所以现在国家对于公摊面积没有严格的标准,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所以房屋的实际面积要以房屋所有产权证上所登记的测绘结果为主,就目前市面上的房屋来说,公摊率少一些的房屋就是7层以下的住宅。7层以下的住宅公摊率在7%-12%,7层—11层的住宅的公摊率是10%-16%,12层—33层的住宅公摊率为14%-24%,别墅的公摊率是最少的,但因为别墅并不是人们经常购买的房屋类型,所以没有可比性,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经常会选择到的高层住宅,如果电梯的数量比较多,或者是小区内的绿化面积比较多,公摊率在25%以上,都属于正常的范围。
-
答
公摊面积的百分比在计算的时候是用是公摊面积除以套内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公摊面积主要包括有大厅电梯垃圾道消防控制室等一些公共使用的部位,公摊是分摊到每一家住户上的,相对而言小高层住宅公摊率会比较低,7到11层的住宅,因为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在底层没有商铺和架空的情况之下,公摊比例是在15%以内,这种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比较多。对于公摊面积需要了解:1、不同性质的住宅有着不同的公摊比例,多层建筑合理的公摊比例为8%到15%,小高层的为10%到20%,高层的为15%到30%。2、在搞清楚公摊系数之后,还要了解清楚公摊面积的具体大小位置以及哪一些部分纳入到了公摊面积当中。3、不要追求过低的公摊,减少公摊面积,会影响到住宅本身的品质。4、公摊系数本身是有一些误差的。5、不存在零公摊。
-
答
补充: 一般公摊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公摊系数)多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7%-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有的高达28%。 追问: 我买的那栋楼,一二层是商铺,没有公摊面积。所以开发商将一二层的公摊面积分摊给了其他楼层。有没有相关政策? 回答: 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说的公摊面积应该叫公用面积。公用面积分摊计算原则是谁使用谁分摊,在一、二层有楼梯间、电梯间、管道井等供上部住宅使用面积,这部分面积应该由上部住宅分摊。
全部3个回答 >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