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大于多层。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不过每个楼盘甚至楼盘中每栋建筑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公摊面积还是需要实地测量,具体要根据房子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明确的范围标准。
全部3个回答 >怎样利用楼层公摊面积?请教房屋公摊面积如何计算?
141****4028 | 2019-10-23 06:07:04-
136****0387 你指的是没有顶盖的天井吧,如果是的话,是不算面积的。
即使是入户的大堂两层通高也不算面积。 2019-10-23 06:07:31 -
131****9502 计算公式其实不难,上网可以查询!就像一楼给出的! 帮他补充一点,公摊系数也就是得房率,用100%减去你房子的得房率,也就是公摊系数! 一般高层的公摊系数是22%-25%! 住的越高,公摊面积越大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现在只有如何区分公摊的面积种类!但实际细算每户的公摊面积一直是盲点!所以过多纠结于此没有必要! 如今买房,客户直接就是关心得房率是多少,这个才是关键! 2019-10-23 06:07:25
-
154****3324 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2019-10-23 06:07:22 -
136****8018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其实,公摊面积也就是公用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二、楼层越高分摊的面积就越多?
也许你知道“公摊面积”,但是“楼层越高分摊的面积就越多”这个规律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于是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解说解说其中的三大关键因素。
1、电梯
有了解过一些楼房相关知识的人都知道,楼层越高,电梯配备也要相对应地升级变多。对于高楼住户而言,电梯便是出入的重要工具配备。
因为如果电梯数量不够,倘若有一部出现故障无法使用,那么整幢楼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高层走楼梯上下楼那可真的是非常辛苦的。所以现在目前就有很多高档小区中的高层都要配备三部电梯以上,故而公摊面积也会相对应增加。
那么,不同楼层的电梯数量要求是多少呢?
1、≤11层,可设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的电梯。
2、12层——18层,纯住宅功能,电梯不少于二台,其中一台应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3、19层——33层以下,服务总户数150到270户,电梯数量至少3台,其中一台应兼具消防电梯功能。
2、承重墙投影
因为高层住宅的整体高度较高,墙体所要承担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一般高层住宅楼的墙体也会比多层或小高层的墙体厚。而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都是共有建筑面积,因此高层住宅楼的公摊面积也就越大。
3、消防面积
一般来说,楼层越高,所居住的人就会越多,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疏散逃离的人就越多。因此开发商在建设项目时就要增宽安全通道,修建消防疏散通道,那么公摊面积也就增加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共场合的面积都需要公摊,有以下的3类区域面积是不需要公摊的:比如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车位或专用车库;从属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以及,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设施或架空层。
2019-10-23 06:07:17 -
155****6227 越低公摊越小,其实这些都是有国家规定的:
1-6层的房子都是楼梯房,开发商不用做电梯,不用做防火门,只有一个楼梯间,公摊**少(1%-8%)。
7-11层的房子开发商只需要做一个电梯,公摊小(7%-16%)。
12-18层的房子开发商也只有一个电梯,但是需要2个楼梯,并且封闭楼梯间,做防火门,公摊中(14%-20%)。
19-26层的房子开发商要2个电梯,2个楼梯,公摊中大(18-24%)。
27-34层的房子要提高抗震级别,建造成本也就高一些,公摊大(22%-26%)。
35层以上,超高层,比较少,跟电梯数量,种类,抗风抗震级别有关系。
我们刚搞清楚了楼层的问题,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是公摊?
公摊面积怎么算呢?
房子为什么是6层,18层,33层?
目前房地产市场有一个现状:楼层数总是6、18、26、33,为什么楼层的数目如此统一,难道是所有开发商或建筑商都约定好的呢?
下面就为大家解释一下:
由于一些经济效益和安全因素,楼层数设定为6、18、26、33较为合理。
1、多层楼层数多为“6”
在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4-6层的住宅被称为多层住宅,7-9层的住宅则被称为中高层住宅,这就是为什么多层不能是7层或是8层的原因。除此之外《住宅设计规范》中也有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
现在的住宅层高一般都是3米,入户层楼面指的是第6层地面,3x5=15米,没有超过16米,不用设置电梯,但7层就不一样了,3x7=21米,超过16米限制,必须设置电梯。开发商出于考虑土地使用率和减少项目施工时电梯配备使用的资金,通常会将层数卡在6层。
关于电梯的设置,除了以上一点外,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必须设置电梯: ①“底层为商店的6层(含6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 ②“底层做架空层6层(含6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 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 2019-10-23 06:07:13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目前没有标准的,只是开发商有告知你公摊面积大小的义务。房屋公摊率是指房屋公摊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比率。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目前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公摊率主要用于计算在住宅小区之中公用建筑设施(配电房、楼道、电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设施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小区总建筑面积之中所占比例。公摊率=总公摊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公摊系数是一栋建筑的总公摊面积与总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公摊系数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针对单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摊系数都一样的,每栋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摊系数。根据“谁使用谁分摊的原则”,对于同一栋、同一单元或同一层的不同户型,其每户的“公摊面积/套内面积”可能不同,且同总分摊系数可能不同。
全部6个回答 > -
答
公用面积的分摊,一般一个楼是一个公摊,一个百分比,一般高层比如20%的公摊,就用建筑面积*20%就是你的公摊面积,剩下是才是套内面积。套内面积还是包括墙体面积的,并非就是使用面积。
全部12个回答 > -
答
分摊的公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1、套内建筑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套(单元)内的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厕所、储藏室、壁柜等分户门内面积的总和;(2)套内墙体面积;(3)阳台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1)+(2)+(3)=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2、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即为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
答
不少对房地产行业还不太了解的人在买房时,可能还并不清楚了解房屋是有公摊面积的,买房时你需要为公摊面积花不少钱呢。了解什么是公摊面积、如何计算公摊面积和遭遇公摊面积纠纷该如何维权,让你少花冤枉钱。 一、公摊面积参考标准 公摊面积目前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化制定,从高层到别墅,不同类型的房屋自带的配套也各不相同,因此公摊的比例也无法设定一个上限。但是目前市场上也遵循这样的一个公摊比例惯例: 联排叠拼别墅,公摊为1-8% 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公摊为7-12% 7-12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0-16% 12-18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4-20% 18-33层的高层/超高层住宅,公摊为16-24% 二、如何计算公摊面积?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三、哪些公用面积才算作公摊面积呢?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公摊面积无非就是走道和电梯,但其实像管道井、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等都属于公摊面积的计算范围。具体来说就是——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 2.整幢楼服务的管理用房和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 3.单元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计入套内建筑面积之外的共用墙体面积 注意:地下车库并不能被计入公摊面积中;即便是不可销售的人防工程地下室,同样也不能被计入公摊面积中。 四、遭遇公摊面积纠纷如何维权? 一是直接找开发商协调 二是向测绘部门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要求测绘单位重新进行测量 三是通过法院诉讼,由法院指定测绘单位重测 三种维权办法中,第一种办法比较直接有效,但往往需要众多业主联合起来,要求开发商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媒体监督解决纠纷。第二种办法的维权成本较高,公摊面积的测量都是以“幢”为单位,一幢楼中所有套内面积之外的地方都在公摊计算范围内,如果一户业主提出申请,意味着需要对整幢楼重新测量,按照现在纯住宅1元/平米、商住两用1.7元/平米的测绘费用,业主的负担至少在数千元甚至上万元。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的办法实在是无奈之举,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各种费用的支出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三种维权办法中成本**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