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房屋的形式有哪些?共有房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按份共有的房屋,一种是共同共有的房屋。按份共有就是说共有人是按照一定的份额出资,合伙购买了该房屋,在这种情况下,共有人有权在经过了共有人同意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份额转让出去,不过,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共同共有的意思就是说,房屋是属于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具有亲属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人,比如房屋人的丈夫或妻子,或者是其子女等家庭成员。在这种情况下,房屋的共有人对房屋有平等的权。共有房屋买卖纠纷二、常见的共有房屋买卖纠纷有哪些?1、如果房屋共有人的其中一方瞒着其他共有人将房屋卖给了第三人,其他共有人发现后,主张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这时便会引起纠纷。2、还一种情况就是,房屋共有人中的一方在其他共有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屋委托给中介进行房产交易,其他共有人发现后,主张该居间合同无效,这时也会引起纠纷。三、如何解决共有房屋买卖纠纷?1、协商俗话说“万事好商量”,如果真的发生了共有房屋买卖纠纷,那么初的解决方法就应该是协商。房屋的共有人之间,或者是房屋共有人与第三方之间都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毕竟没有人想要让事情变得复杂。2、调解如果协商的办法行不通的话,那就可以选择调解,让相关部门来帮助解决纠纷,比如房管局,派出所或者是居民委员会等部门。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相信一旦有了执法人员的指导,矛盾应该就能够得到更好地解决。3、仲裁如果调解的方式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就只能选择仲裁的方式了。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仲裁机构经过调查,做出仲裁决定,当事人必须严格执行此结果,从而使得纠纷得以解决。
全部3个回答 >解决房产纠纷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34****4494 | 2024-11-23 13:14:48-
181****8590 解决房产纠纷,要冷静,多咨询,找专业律师,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 2024-11-30 23:59:44
-
188****5064 依法解决,协商优先。 2024-11-26 22:03:27
-
155****8910 房产纠纷中,贷款问题可咨询银行,了解贷款政策,评估财务状况,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2024-11-24 17:46:34
-
150****7487 房产纠纷解决需分析市场趋势、政策导向,结合案例数据,采取法律途径,寻求专业咨询。 2024-11-23 20:49:38
-
133****1089 解决房产纠纷,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2024-11-23 20:10:23
-
答
-
答
合同明确,法律维权。
全部6个回答 > -
答
房产纠纷起诉流程是什么?1、要确认案件的被告者。个人的话,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单位的话,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2、由原告具状到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起民事诉讼。3、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诉书后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4、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会有举证期,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资料!5、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通知当事人。若当事人正当理由迟到,人民法院会以撤诉来处理。6、庭前调解(如未达成调解意见,另行开庭)。7、开庭(开庭时记着拿证据原件)开庭的程序步骤:法官宣读法庭纪律、当事人权利义务;原告读起诉书;被告答辩;原告提交证据,发表意见,被告对证据提出质证意见;被告提交证据,发表意见,原告对证据提出质证意见;法官询问一些问题;双方辩论;双方**后总结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对于房产纠纷,如果双方订立的仲裁条款无效,或者双方明确约定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就应按《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专属管辖规定,向不动产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要确认被告。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书写民事诉讼状。诉状应说明当事人身份情况、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准备就绪后,就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提起诉讼。案件受理后,人民法院会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证通知书》,并通知交费。如七日内未按照规定交纳诉讼费,人民法院将裁定案件按撤诉处理。 4、举证。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会指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则不予质证。 5、开庭。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应准时到庭,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的,人民法院会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 6、开庭审理。依次需要经过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及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官询问、法庭辩论、陈述**后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全部3个回答 > -
答
解决购房过程中发生的房产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行政和诉讼等办法加以解决。(1)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调解,是指购房纠纷的买卖双方,在不能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时,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组织部门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根据有关商品房销售的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相互谅解,达成和解协议,使购房纠纷及时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3)仲裁解决。仲裁又称公断,是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仲裁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行政规章、规定做出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仲裁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仲裁委员会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仲裁裁决一经做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仲裁裁决是终局的,不存在当事人上诉的问题。如要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购房者和开发商必须订有仲裁协议,自愿将纠纷递交仲裁解决。如果双方中有一方不愿将纠纷递交仲裁,那么就不能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纠纷。(4)行政解决。购房纠纷的行政解决,是指经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等部门调解无效或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又反悔的纠纷,或者是购房纠纷当事人直接到行政部门投诉,由该行政管理部门对其纠纷进行处理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就方式而言,行政解决一般经过一级行政决定和行政复议两个阶段。其中,一级行政决定是行政复议的前提和必经程序。包括购房纠纷在内的房地产案件的行政复议依《》的规定进行。(5)诉讼解决。购房纠纷的诉讼解决,是人民法院在纠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共同参加下,解决购房纠纷的一种方式。购房纠纷诉讼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两种。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发生购房纠纷的平等民事主体,即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购房纠纷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有些地方人民法院设有专门的房地产审判庭)根据《》的规定进行审理。行政诉讼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因不服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一方当事人是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另一方是对前者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购房纠纷的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根据《》的规定进行审理。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均分为一审诉讼与二审诉讼。如果当事人对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可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再对二审(终审)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可在两年内申请复审。但对于已生效的判决书,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5.补偿贸易合同,以接受投资一方主要义务履行地为合同履行地。6.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书面合同中的协议,是指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7.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选择管辖的协议不明确或者选择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中的两个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确定管辖。8.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9.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10.铁路运输合同纠纷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侵权纠纷,由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