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定金陷阱: 很多开发商都会打出多少抵多少的优惠活动。 需要缴纳多少钱定金。有些开发商定金还是会退的。 有的退的时候就各种理由了。 所以如果交定金。 必须看好定金合同!!而且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定和顶的意思虽然相近,但是差别就很大。所以区别要分清楚,避免进了定金圈套! 避免抢房陷阱: 开发商总会制造一些抢房的氛围。让很多购房者集中到一个时间段来一起抢房!这样很多人为了抢到好的房号。 就会不加思考的去把房子抢到手!而且很多开发商在抢房前一刻才公布房价。 所以一定要计算好之后在决定是否去抢!!别勉抢到之后价格过高!! 观看房屋面积: 有的时候看的样板间, 是因为装修效果会显得房子很大! 所以看房买毛坯的尽量拿未装修的房子做参考!! 查看开发商口碑: 网上可以直接搜索这个楼盘怎么样! 或者是到搜房查找看看这个开发商和楼盘是否存在有维权的帖子!甚至有的还有视频曝光的。 比如就可以在百度视频里面搜索楼盘或者开发商名字。避免买到黑心开发商的房子!! 看五证: 开发商要有这五本证书才有售房资质!五证包括: 1、《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 2、《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国有土地使用证》。
开盘时购房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避免常见的购房陷阱?
151****6373 | 2024-08-26 22:27:25-
130****1375 审慎评估,理性决策。 2024-09-03 22:50:06
-
133****0251 评估个人信贷条件,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注意利率变化,合理规划还款。 2024-08-30 08:03:26
-
133****2738 分析市场供需、价格走势,选择价值洼地,避免盲目跟风,理性投资。 2024-08-27 20:52:29
-
134****2598 了解最新政策,如限购、限贷等,评估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合理规划购房时机。 2024-08-26 23:43:59
-
150****3458 关注地段、配套设施,了解开发商信誉,避免高杠杆投资。 2024-08-26 22:47:30
-
答
-
答
购房者应理性的看待广告内容,不要只听开发商一面之词;在购房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开发商宣传册、视频、样板房照片以及小区的规划图,这些都可以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而关于广告宣传中承诺的配套设施、小区绿化、户型设计等问题,应要求开发商将其写入合同约定条款中。看看以下6条内容,购房者须知。 1、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广告宣传。 要理性审视广告内容,并要求开发商把广告宣传的承诺写入合同约定条款。把广告写进购房合同。直接在合同中约定广告视为合同的一部分,或者把广告的内容以合同条款形式明确下来。 2、收集与查证关于所购房屋的信息。 购房者在买房之前要持理性的态度,若确定购买,到规划部门、房管部门以及建设部门做资料查询,一般小区的消息在房管部门和建设部门有相应的公示,购房者也可以向相关部门具体科室咨询。 3、要多多动腿亲自核实。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购房是人生中一件大事,本就应该慎之又慎。现在的房地产宣传大多存有水分,不要轻信开发商的宣传和口头承诺,应该到楼盘实际位置去看,多关注楼盘的位置以及周边的配套设施是否与宣传册上描述的一致。规划等还可以向当地规划门咨询核实,并要求将期待的规范设施写进合同。 4、尽量达成书面约定。 消费者购买“精装房”、“学区房”、或者对小区的配套设施有要求时,**好在合同中明确“精装房”的装修标准、所用材质、价格、质量标准、售后服务,“学区房”关于保证买房一定能让孩子就读名校,以及违约后的赔偿等内容。将比较重要或直接影响购房决策的宣传内容加入到合同正式文本或合同附件中,以便于在产生纠纷时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5、注意证据的收集。 对于开发商派发的宣传册、广告彩页、样板房照片、小区规划图或其他宣传资料,购房者应妥善保存。签订购房合同时,对于开发商承诺的条件,也可以要求纳入合同中,这些都可以作为日后维权的证据。 6、注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 一般协议里有“**终交付以政府规划或**终确定的示意图为准”类似的字眼,购房者在签订的时候需谨慎,因为一旦签订,将来面临着即时其存在不实宣传或虚假宣传或者欺诈宣传的情况下维权时会存在一些障碍。 看了小编总结的如上6条内容,希望能够让更多购房者“识得庐山真面目”,在买房时练就火眼金睛,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
-
答
买房的时候会遭遇哪些陷阱呢?很多购房者是初次置业,买房之前没做充足的准备,落入购房陷阱是很难避免的,鉴于此,搜房网房天下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买房过程中**常见的那些陷阱以及避免落入陷阱的方法。 买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陷阱有哪些呢? 1、 赠送面积可能存假 很多开发商会打着赠送房屋面积的旗号招揽购房者,但是**后验房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赠送面积,这只是开发商的营销手段而已,那我们怎么来避免落入这种陷阱呢? 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合同条款的内容一定要仔细查看,要求合同中要包含开发商口头承诺的优惠、合同里承诺赠送的面积是否合法、是否与规划相符。 2、定金收取陷阱 很多购房者在房屋中介的鼓动之下轻易就缴纳了定金,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担保法》第89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对方返还定金。这就要求购房者在缴纳定金之前一定要考虑仔细,因为即使后悔定金也不能要回了。 还有一部分购房者在中介的劝说下缴纳了部分定金,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补齐剩余定金,如果购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前来,所付的定金就不予退还。因此,购房者无论缴纳小定、还是大定时都应谨慎,不要轻易缴钱而陷于被动。 3、 样板房面积增大 很多开发商都会在样板房上做手脚,为了使样板房看起来面积更宽敞,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所以购房者在看房的时候,一定要对房屋的面积进行实际测量,避免被开发商的花招蒙蔽了双眼。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规避购房陷阱呢? 1、 买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于买房时要注意的事项提前了解清楚,在购房的时候,要注意的细节一样都不能落。当前的房产市场行情、房屋的产权问题、未来区域的发展规划等,这些问题都是重中之重。 2、 选择正规的开发商 要选择规模大、诚信度高的开发商,这样遭遇购房陷阱的几率更小。 3、 提前了解行情 房产投资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很多家庭来说甚至是投入了全部身家,所以老板姓买房亏不起。想要避免房屋的贬值,一定要对市场行情多做了解,能有基本的判断,为了防止购买后房屋空置的现象发生还应该同时咨询房屋租赁市场,以防房屋空置带来的损失。
-
答
你以为房地产行业只是简单的“建房子、卖房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前期的定位调研,中间的营销策略,到后期的交房物业,整个一个大工程有很多隐秘细节你是看不见的。开发商为了卖房子,会使用很多花心思的小技巧,也就是营销策略,**懂得如何抓住购房者的心,可谓将心理学、营销学等众多学科运用得淋漓尽致。 这些技巧,有些无伤大雅,有些则需要小心提防了。 一、擅长制造现场热销假象 在销售现场,开发商总是在营造兴旺的气氛,经常会在售楼中心的房源公示栏上打出“售完”的字样,或者在销售业绩示意图上标识出大面积的已售单元,让购房者觉得已经没有多少套房屋。 销售人员也会采取很多方法来制造热销气氛,让购房者产生紧张感,常用的伎俩就是“这套房子好几个客户都相中了”,购房者一般在没考虑清楚的情况下,一冲动,就签了合同,交了钱。 二、催着交定金 购房者只要表现出一点点购房的意向,销售人员就会告诉你说这个户型就只有几套了,如果不交付定金可能就卖完了,要求客户马上交付定金。如果客户说没 有带够定金,销售人员就会要求客户先交小定,然后要求客户次日交齐大定。如果购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前来,所付的定金就不一定何去何从了。 三、虚构赠送面积 “33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变身’55平方米的小复式”、“买一送一”、“两房变三房”……赠送面积成为时下部分楼盘诱人上钩的重要营销手段。购房者 在看了这样的宣传后,总是觉得花一定的钱,却多得了很多面积,实惠得很。其实不然,买房时千万要问清楚所赠送的面积是多大?赠送的具体位置是哪?**好将赠 送情况写进合同里。 四、内部认购或VIP优惠 出售VIP卡、内部认购、日进斗金……商品房销售的噱头令人眼花缭乱,这都是为开发商销售房屋利益**大化作准备。而对于购房人来说,内部认购由于有优惠条件,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时就有可能掉进开发商的认购陷阱。 五、样板间被悄悄放大 一些开发商为了使空间看上去更加通透、视觉舒适,往往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墙体,做成开放型厨房或透明式卫生间,这对于实际居住来说都是不实 用的。为了让样板间看上去更宽敞,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或者样板间内的床等家具的实际面积都要小一些,而购房者不可能看样板间时找开发商 要建筑图纸,并拿尺自己丈量,往往会被样板间的宽敞温馨所吸引。 六、过度包装,模糊核心卖点 购房者对楼盘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宣传广告。开发商通过全方位包装楼盘核心卖点信息,如“奢华生活”、“品质人生”、“尊贵选择”等等来吸引购房者。 因此,对于那些模糊的广告词不要当真,不要为这些广告所描述的“未来生活”所迷惑,多关注地点、交通、房屋质量等。购房者还可以要求将其广告许诺中核心卖点写进合同。购房者要进行实地考察,并到规划部门了解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楼盘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周边配套。 七、夸大绿化率 楼盘的绿化率和容积率大多都是与实际不相符的,且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待房屋建成,具体的数值也无法考证。 开发商往往在宣传时会将绿化率作为卖点夸大,为购房者描绘一幅优美的园林景观,多数小区在入住多年后,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物业不作为,大多绿化和植被都很糟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终以开发商公布为准。
-
答
查证件、看地段、签合同、选银行、防纠纷。
全部6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