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房可不能盲目,说买就买。不事先了解买房细节的人不适合买房子。买房前如果不细心准备,陷入一些买房的误区,就很难买到满意的房子。 一:买涨不买跌 如今楼市,永远没有顶和底,很难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房价的走势。一般来说新兴发展区域潜力大风险也大,看起来会发展不错的新区,有时反而会 二:不研究国家政策 心急出手经历过2007年房市疯狂大起大落的人应该知道,如果政府不出手,深圳的房价估计要炒到3万元/平方米。所以房价还是跟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买房前每天看一点新闻,时刻了解实时政策,在政策鼓励而且放松的时候买,政策控制开始收严的时候密切观望。2015年国家楼市宽松政策频出,现在买房或许正是好时期。 三:攒够钱再买 买房一定程度要掌握窍门,如果没有还贷的压力,**越低越好,月供越长越好。普通老百姓能够“套”到国家贷款的机会就是房贷了,第一次购房利息又是如此优惠,多余的钱可以拿去做投资,投资所回报的完全可以抵过银行的利息,要不然一直攒钱,等你攒好了,房价又涨了,钱又不够了。 四:被动炒房 许多上班族觉得自己辛苦多年还不如炒一套房一转手赚得多,于是也忍不住加入了炒房的队伍。殊***炒房是一个很专业的活,因为房子变现手续复杂、税费繁多、周期长,碰上调整或者你的眼光不准,你就很难脱手,**后只能被动的“炒房炒成房东”。如果非要参与房产投资,可以选择参加房产理财俱乐部,让专业人士帮你赚钱,回报也比较稳定。 五:迷信专家学者 专家到底为谁说话,看他所处的环境就知道了,例如政府机构的专家,多数言论只是纸上谈兵,或是开发商赞助某些研讨会,高额聘请的一些专家,这些专家收了钱还为老百姓说真话?所以非要取经的话,还不如听一些真正走在实操前线的前辈一些建议。 六:买房一次性到位 一次到位只是一个“算命式”的想法,中途任何可能都会出现,如果经济条件好了,你肯定会改善居住条件,如果你经济不好,而房子涨值了,为什么不可以卖掉换取资金来发展个人事业?建议**多只做5~8年的打算。5年以后会有什么变化,永远没人知道,好或者坏一定会超出你现在的盲目想象。 七:误信广告语 许多老百姓获取购买信息的渠道来源于楼盘的各种广告。殊***房地产广告是开发商雇佣写手炮制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主要的是取决于开发商的实力和良心。所以买房要到现场去实地***、走访、分析,找可靠的专业人士请教,找老业主了解真实现状。 八:只买便宜不买贵的 一些购房者买房时,往往贪图便宜(当然资金特别紧张的除外),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便宜的可能会越来越便宜,贵的可能会更贵。所以如果资金允许,一定要买繁华地段或政府重点规划的地段,无论是未来增值还是转手都容易。 九:买房不如租房 租房还是买房,这是困扰年轻购房者的一个重大问题。有人算过一笔经济账,认为租房比买房更划算。但是算经济账的同时,却忽视了家和房子带给人们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是租房不能企及的。因此,如果手头资金已经够买**的,那么在租房和买房这个问题上,小编建议还是买房吧。 十:用现在的眼光看未来 很多老百姓遇到通货膨胀就跟着恐慌,现在好的未来不一定好,但20年前的钱能和今天比吗?所以对于房子所处地段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即使现在很差,只要清楚其规划,就不要担心。买房自住更是一种投资,要投资就一定有风险,如何把风险**小化,把价值**大化,这是每一个要买房的普通老百姓要静下来思考学习的。
购房过程中应避免哪些陷阱?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我有帮助?
166****5575 | 2024-07-04 17:30:28-
181****5439 查证件、看地段、签合同、选银行、防纠纷。 2024-07-13 09:03:38
-
184****6386 购房前需明确房屋产权归属,查验相关证件。签订合同时,要认真阅读条款,特别关注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如遇纠纷,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07-10 08:12:20
-
184****3766 购房时,需了解贷款政策和利率变动,合理评估贷款能力。选择可靠银行,规避贷款陷阱。同时,检查房屋抵押情况和贷款合同细节,确保权益不受损害。 2024-07-07 16:46:46
-
158****2634 购房前,查资质、评估价值、了解区域发展、合同细节不可忽视,保持良好沟通防纠纷。 2024-07-05 12:13:21
-
150****1467 买房得小心,多看多比选更优。查证件,签合同,注意周边设施和交通便利,购房陷阱能避开。 2024-07-04 23:16:41
-
158****3485 购房时,应查验开发商资质和预售许可证,了解项目规划和用地性质。注意合同条款,特别是违约责任和交付标准。同时,关注政策变化和房地产市场动态。 2024-07-04 23:09:42
-
答
-
答
离婚购房需谨慎,产权要分清,贷款要选对,法律手续不能少。
全部4个回答 > -
答
买房需谨慎,陷阱重重。看准户型、环境,了解费用构成,合同细节要注意,切勿被低价诱惑。
全部6个回答 > -
答
在购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开发商要求购房者支付定金的情况,但其实这些定金很多时候都不是必须要交的,开发商要求交定金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陷阱。那购房过程中避免定金陷阱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购房过程中避免定金陷阱的方法: 一、不要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协议书,不要交定金。 在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前签订认购书、交定金并不是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一个必经程序,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直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签不成,购房者可以全身而退,不留任何后患。 二、将“定金”写成“订金”、“预付款”、“保证金”、“诚意金”、“押金”、“订约金”。 这样一旦房屋买卖合同签不成所交款项能退回,退回的法律依据有两个: 一是《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是《**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另外,司法实践一般认为,“订金”等费用是预付款性质,因双方未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取得了该款项,属于不当得利,因此因按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定来处理。 三、在签订认购协议时明确约定对自己有利的内容。 如什么条件下定金可退,不退定金的法律后果及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四、要求开发商签订《商品房认购书》,不同意开发商对此认购书的内容做修改。
-
答
购房要谨慎,多比较,多咨询。选好地段,选对时机,量力而行,避免盲目跟风。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