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倾向**高层,居高临下,看风景也爽。
全部4个回答 >才交房的45层超高层,以现在的技术,顶楼会不会出现漏水情况
155****4016 | 2018-07-25 18:01:56-
141****2210 你既然买了顶楼,就一定要做好会维修有漏水的心里准备.只要是顶楼,不管新房旧房,平顶斜顶,不用5年,只要是长时间大雨天,总会有漏水的位置的.我买的就是顶楼,新房。买之前已经做好心里准备了,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幸运点,不漏水是**好的,就算漏只要不很很严重,我自己出钱一年做一次防水我也愿意,事实就是,也的确不很严重,至少不会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漏,但是把墙面侵湿了也是非常头疼的.物业来修修补补已经很多次了,总好不了,而且原因还特别不好找,我是平顶的,修防水的说,顶楼的楼板里本身就含着水,所以看到的漏水的地方,并不一定是只要把上方防水做好了就好了,斜顶估计好找漏点一点.而且据我观察,我们这层4户,没有一家不漏水的,只不过是分严重和不严重,我家还算不严重的,我隔壁的一家,30平的露台瓷砖都敲了,整个做防水,结果这次下雨,依然漏,业主都要崩溃了.**奇怪的就是,露台是用钢化玻璃全封闭起来的阳光房,连这样都会漏水,我都无语了.
朋友,这是我的亲身体验,没有一点夸张和隐瞒的,当初我还觉得漏不漏水就看自己的运气了,估计不漏水是运气超级好,漏水很正常,能修好就已经算幸运了,修不好,那就是运气差到极点了。当初买房子的时候也是看中了顶楼的价格和送的一个大露台,楼上就是天,不会受到别家的影响,现在后悔也晚了,再买房子的话,我绝对不会要顶楼了,我情愿在中间楼层买两层,把中间打通做个复式楼也不买顶楼了.
你既然已经买了,就做好修漏水的准备吧,要是你是那个超级幸运的,那就要恭喜你了.但是也别高兴的太早,时间久了,楼房会自然下沉,会出现一些裂缝,依然会漏水的.
祝你好运~! 2018-07-25 18:02:37 -
154****5704 倒退十年,屋面防水材料主要是油毡或沥青,其抗老化能力相当差,所以房子会经常漏水;现在普遍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其他高分子防水材料,防水效果有明显改善。 即使是平顶的房子,也会有1%-2%的屋面找坡。通过混凝土结构防水和材料防水的双重保护,按照常理是不会漏水。
至于隔热嘛,我个人感觉和其他楼层没有多大区别,冬天照样冷,热天照样热。 2018-07-25 18:02:29 -
141****3046 首先,楼主的表达有些小问题,这个所谓的一层小区形的商品房的意义不明确。
商品房是指,由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企业,经批准用于市场出售而建造的房屋。
首先,现在一层的商品房,已经是不存在的了。没有开发商会傻到用宝贵的建筑用地盖一层的商品房。板房倒是有可能,不过那种房子已经很早就被淘汰了。我估计楼主的意思时说你买的是几楼带阁楼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阁楼的确存在漏雨的可能性。但是根据国家的质量规范,楼顶的防水是要保证5年不漏雨的。对于漏雨的情况,开发商必须负责维修并且赔偿可能造成的损失。而对于五年后,这个时候小区的管理权已经转交给物业或者是居民委员会,维修的问题就由上述二个部门协商解决。
**后补充点关于屋面防水的小知识。现在大部分的屋面防水采用SBC,即高分子聚乙烯防水卷材。其防水性能一般,在高精度场合一般作为防潮材料使用,但是国家的标准就是采用SBC。在此之上一般维修采用的是聚氨酯防水涂料,该涂料成本高昂,但是防水效果较好。具体可以参看百度知道。
2018-07-25 18:02:23 -
153****3420 一般信誉好的开发商会选择好的施工企业,屋顶漏水并不经常发生,现在的新的防水材料很成熟,可以15年以上不用维修,即使维修也使用公共维修基金,**好先不要贴壁纸什么的,过了雨季看看再说。一般保修5年。
楼顶漏水是很多家庭的烦恼,要解决烦恼,**直接的肯定是补漏了,找人来补漏或是自己补漏在技术上都不难。但在实际操作上,各种漏水的楼房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商品房,有的是单位福利房,有的是自建住房,有的是租来的房子,如果擅自作主张修缮,很可能导致后续的费用负担、分摊和收取上出现扯皮,因此,发现顶楼漏水后,一定要考虑周全,不可盲目去修补。
方法/步骤
对于商品房,楼顶防水层的质保期是5年,因此,购买的楼盘顶层如果在防水保质期内漏水,那就是开发商的责任了,开发商有义务免费维修,一定要尽快跟开发商联系,要求他们立即修补,防止被开发商拖延超出保质期,导致自己承担维修费用。
如果在质保期内楼顶漏水,而开发商不履行义务,那就到消协、住建部门和质监部门等处投诉,如果投诉后对方还是履行义务,就找新闻媒体曝光他们,同时准备走司法途径解决。
对于商品房,如果是人为破坏导致楼顶漏水,即使是在质保期内,开发商也没有义务给与免费修缮,就是愿意付费,开发商也往往不会给与维修。这样的情况就只有找破坏人来提供维修服务,或是由物业提供维修而让破坏人负担维修费用,具体的维修劳务和费用可以跟破坏者商量决定,如果对方拒不赔偿损失,就走司法途径。如果找不到破坏者,就只有整个楼宇的业主分摊维修费用了。
对于商品,如果楼顶超出质保期后漏水,就没有开发商什么事了,由于楼顶是公摊公有的,那就是全体业主的责任了。如果漏水不严重,小修一下即可,那就全体业主商量一下维修费用分摊,意见一致后就收钱,找物业修补了事。如果漏水严重,例如楼顶严重开裂,那就需要进行大修了,先申请大修基金,要是申请下来,那就不用业主自己负担维修费用了;若是申请维修基金没能获批,那就只有楼宇的全体业主分摊维修费用了。
如果是产权归单位的福利房和自建房,漏水了,就找单位的后勤部门或是负责房管福利的部门,申请维修;一些单位效率低下,如果等不及后勤维修,那可以跟后勤申请自己垫资雇人修补,然后办手续在后勤处报销,而后勤则到单位财务处报销,这种变通办法有些单位行得通,有些单位行不通。
如果是租的房子,楼顶漏水的维修完全是房东的责任,因此,要及时联系房东并催促对方尽快完成维修。一些房东懒事,或是居心不良,会跟租客协商,让租客自己雇人来修补,而维修开支由房东付款,这样的情况尽量不要答应,以免将来被房东找茬。
对于自建房,漏水了肯定就只有自己担负修责任了。小修补的事情,可以自己动手,首先找到漏水处,如果漏水处缝隙小,无法浇灌防水材料,就用凿子或是砂轮机,在渗水缝处挖出一个V字型的小坑,然后再往坑里浇细沙和水泥混合的混凝土稀浆(也可以用防水涂料),渗水处要比其他正常楼面稍微高一点点。如果楼顶开裂厉害需要大修,一般就只有雇请专业的补漏人士来维修了。 2018-07-25 18:02:16 -
135****7430 屋面是否会渗漏水与建筑的高度关系不大,正常情况下,所有建筑的屋面都不应该漏水。
而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保证率,顶层的住户肯定要承受屋面可能产生的渗漏水风险。假如建筑质量是符合国家验收标准要求的,防水规范规定Ⅱ级防水屋面(高层建筑防水要求等级)的合理使用年限为十五年,不是过了十五年就一定会漏,那过了二十年或二十五年会不会漏呢?何况现在的施工质量、防水材料品质还不能保证规范规定的那么久呢。
这是我比较悲观的话,也是心里话。如果你有心里打算,渗漏水也不是无法解决的,渗漏水也不是经常发生的,什么事都有利有弊的,买顶楼也有独享空间等好处的。到时渗漏水问题实在无法解决,可以屋面上加盖一层金属瓦,也能解决问题。
担心是必要的,是否一定会渗漏要碰运气了。仅作参考。
2018-07-25 18:02:08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现在新造的房子 很少会出现漏水的情况 。如果买现房的话自己可以去看一下 墙面有没有水痕就知道了。顶楼带阁楼特别是电梯的房子很不错的 二手房也不是很容易买得到,只是夏天阁楼会热一点呢。阁楼不算产证面积 会比复式房便宜很多 但享受差不了许多
全部5个回答 > -
问 楼市为什么会崩盘答
1. 崩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房地产市场和银行绑定的很厉害。一旦房地产崩了,银行业就崩了,中国经济也就崩了。但看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还没到崩溃的程度。2. 房地产降价是必然的。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因为热钱炒作,造成了房地产价格虚高。你非说里面有泡沫也可以。但没有房地产是没有泡沫的。关键在于泡沫的程度。3. 房价降价也不是全部都降,而是根据情况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一般一线城市的好地段,学区房,就算降价也降的没那么厉害。因为这些房子的需求很旺盛。一线城市差的低端,以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会下降的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三线甚至农村的新建的商品房,应该会因为需求的急剧萎缩加之热钱的撤离,造成房市的剧降。4. **后说一句,所谓崩盘,举个例子,就是1夜下降20%,而软性着陆,就是把下降20%这个过程延长至5、10年,缓步下降。
全部5个回答 > -
答
一栋楼的黄金楼层为总楼层数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处,可以选择16-32层之间的楼层
全部3个回答 > -
答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 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 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高到100米); 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 20世纪初,纽约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METROPOLITAN LIFE TOWER,50 层,206 M,1909年建成)是世界上第一幢高度超过200 M的摩天大楼。 在我国,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 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住宅的优缺点 超高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土地,增加住房和居住人口,如同样的地基建六层住宅与建12层住宅,土地利用率、住房和居住人口可以提高一倍。尤其是在我国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较高的地区,拆迁的费用很高,动员人口外迁的工作难度很大,但通过建设高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同时,建造和使用高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如:投资大,高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一次性投入很大,另外使用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一笔经常性费用;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方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麻烦;安全性差,高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口和楼梯,往往为入户偷盗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高层住宅还应注意防火,因为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扑救;在高层生活的家庭有一种孤独和封闭感,老人和孩子因上下不便,双职工要日日上班,很难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多幢点式高层住宅建在一起,会产生不规则的高空风,影响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