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外墙公摊面积如何计算的相关知识。在计算公摊面积时,需要考虑室内的公摊系数以及不应计入公用空间的区域等因素。同时,为了提高房子的性价比和居住感受,需要合理设计公摊面积并进行精准测量。本文将对公摊面积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

外墙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什么是公摊面积?

在购买商品房时,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包含了公共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及室内的建筑面积两部分。在我国法律中,对于公摊面积并没有规定,因此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争论。
外墙公摊面积怎么计算

如何区分公摊面积?

目前,我国并没有对公摊面积做出明确约束,但是在地方政府却对公摊面积有原则性的要求。根据“房产测量规范”,室内的公摊面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最常见的公摊面积是大厅、门厅、门外走廊(过道)、楼梯、电梯房、值班警卫室等公共区域。
2. 有时墙体也会被划分为公摊面积。在住房区域与公用区域之间,通常使用分割墙(即外墙)分离开,这时的公摊面积是墙面投入水中的倒影的一半。

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有哪些?

1. 个人的私人空间,如仓库、车库、车道、独立空间等,应被排除在公摊面积范围之外。
2. 在售房单位中,提供给购买者使用的房屋,也不计入公摊面积。
3. 小区内的警卫室和管理用房为业主提供安全保障和物品管理,也不属于公摊面积。

怎样计算公摊面积?

一栋楼所有的公摊面积是由总建筑面积减去每一间房子的建筑面积,同时还需扣除地下室、车棚、警卫室等不计入公用空间的区域面积,所得结果即为公摊面积。

如何摊公摊面积?

为了提高房屋的性价比和居住感受,需合理设计公摊面积。在计算公摊面积时,需要考虑室内的公摊系数及室内公共区域的设计。
公摊系数可通过将一栋楼的总建筑面积除以总房间的建筑面积得出,进而计算出需要的公摊面积。一般情况下,楼房层数越高,公摊面积系数也越大。但即使是层数相同的楼房,其公摊系数也会因房屋功能及室内搭配情况不同而不同。
因此在计算公摊面积时,需要到现场进行精准测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外墙公摊面积如何计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购买房屋时,了解相关规定并进行合理的选房,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