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面地价是什么意思?

导读: 楼面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的地价。楼面地价,即单位建筑面积平均分摊的土地价格。楼面地价是房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建造成本、开发利润、相关税费等共同构成了商品房的市场价值。

楼面地价是什么意思?

楼面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的地价。楼面地价,即单位建筑面积平均分摊的土地价格。楼面地价是房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建造成本、开发利润、相关税费等共同构成了商品房的市场价值。
楼面地价是什么意思? 楼面地价是指开发商将已列项的房产开发项目上的土地价值按所需建造的房产建筑面积折换成一定价格后对外转让的价款。这个转让价格不包括房产的建筑工程造价,仅仅是土地的价值体现在要建造的房产建筑面积上的一种形式。计算公式为:土地成交总价除以总建筑面积。

“隐形”楼面地价的本质

本来楼面地价的算法有一个无争议的基本公式,在无配建的情况下确实十分浅显直白。然而,当前的土拍经常伴随着配建,在土地出让的同时设定有特殊条件,例如要求开发商配套建设幼儿园、安置房、菜市场等等,而这些配建部分的建筑,由政府回购,这种回购有的是有偿的,有的是无偿的。
于是乎,有人认为这种潜在的土拍条件加重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减少了可售房屋面积,因此,便将建造这些配建部分的建安成本也加入购地成本中去,同时又将配建部分面积从总建筑面积中扣除。如此一增一减之间,计算出来的所谓“隐形楼面价”或“去配建楼面价”便要比以上基本公式计算出来的“楼面地价”要高。

隐形楼面价的两种算法

算法一:单纯以地价为准,不加入建安成本因素,把购地成本分摊到每一平方可售面积,得出便是剔除配建部分后剩余可售部分的楼面地价(土地成本)。计算公式:楼面地价等于地价除以可售部分面积,可售部分面积等于总建筑面积减去配建面积。
算法二:在地价之上再增加考虑配建部分的建安成本。这种计算方式的理由在于,认为开发企业在建造配建部分时付出了建安成本,因此应该将配建部分的建安成本加入地价之中,再依此计算剩余可售部分的楼面地价。计算公式:楼面地价等于(地价加上配建部分建安成本)除以可售部分面积,配建部分建安成本等于配建部分建筑面积乘以建安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