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交定金注意事项:第一、定金条款并不具有强制性,它仅是指导性的,消费者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第二、应当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第三、虽然已订立了定金条款,但只有消费者在交付了定金后,合同才生效;第四、要分清定金和预付款的区别,预付款就是预先支付,但预付款,不能适用定金的罚则。第五、谨防有的开发商利用购房者缺乏相应的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条款内容上设下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第六、定金和订金在法律上性质是不同的。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订金则属于预先支付的一部分价款,不具备担保的性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则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全部3个回答 >购房时一般需要交多少定金,有哪些注意事项?
185****3921 | 2024-08-16 11:35:00-
133****5565 购房定金比例受市场供需影响,一般5%-20%。购房者应关注市场趋势,选择信誉好、风险低的开发商,合理确定定金比例,降低购房风险。 2024-08-17 17:07:08
-
132****4388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购房定金通常为房价的5%-20%。购房者应关注政策变化,了解当地规定,确保定金比例合理,避免过高风险。 2024-08-16 18:16:31
-
133****2502 购房定金一般为房价的5%-20%,具体看合同约定。注意定金不可退,签合同前要仔细阅读条款,了解开发商信誉。 2024-08-16 15:43:50
-
答
-
答
根据《民法典》,购房定金数额及支付方式应由双方约定。一般建议不超过总价款的20%,并确保定金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等条款,以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回答 > -
答
买房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人生中的大事,所以要谨慎,有些时候由于对某些相关事项的不了解造成很多麻烦,那么买房交定金有哪些注意事项呢?1、定金不能超过房价的20%.2、如果购买的是期房,开发商应该向出示预售许可证,如果购买的是现房,那开发商应该向出示大产证,住宅使用证及商品房质量保证书。3、的房款是直接支付给开发商的,如果觉得想留下痕迹为以后有纠纷做铺垫的,就向开发商要银行账户,直接划入开发商账户,自己留好存根,在备注里注明是谁购买哪套房子的房款。4、按现在政策,只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人(包括军官证),才要公证,例如持护照、回乡证、大陆来往证的。5、房款一般都在交房前付清给开发商的,开发商一般也只有收到全部购房款及具备相应手续才会把房子交给。
全部5个回答 > -
答
购房定金的比例不能违反法律的规定。《担保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当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全部5个回答 > -
答
所谓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者订立后履行前,按照合同标的额的一定比例(不超过20%),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替代物。它是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签合同时,对定金必需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同时还应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给付定金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债务,需向另一方双倍返还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依照约定,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一、定金到底该交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 20%。商品房交易中的定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订立前或支付房款前,由购房者向开发商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者约定的债务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或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二、买房交订金 不能口头协议买房私下交易,交订金时只做了口头上的约定,没有任何书面上的约定,口头约定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没有法律保护。因此,消费者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采用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