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第129条:“赠与人明确表示将赠与物给未成年人个人的,应当认为该赠与物为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房产赠与未成年子女后,不能再变卖。
全部3个回答 >打听一下,房产部分赠与给未成年?
152****8554 | 2018-09-04 21:35:20-
131****6679 可以。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可以接受赠与房产,未成年人成为房主并没有法律的相关禁止性规定。
【法理分析】
1.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接受赠与的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未成年人自出生起即具有受赠权利。
2. 民事权利能力与年龄无关,民事行为能力才与年龄有关系,未成年人一般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以年龄作为判断未成年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标准。
3. 未成年人在接收父母赠与房产后,可以先在海尔滨公证处申办监护公证手续,然后由其父母作为其法定监护人,代理办理受赠房屋更名过户的相关手续。 2018-09-04 21:35:46 -
146****4732 将房产无偿赠与未成年子女的应按如下手续办理:
(1)到公证处办理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赠与人和受赠人亲属关系的公证书。鉴于受赠人系未成年人,建议办理单方法律行为公证,即办理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当然由于各地执行情况不一,**好事先到房管部门询问清楚,按房管部门规定的要求办理为妥。
(2)持办理的公证书、当事人有效的身份证件、房产所有证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过户手续;
(3)按房管部门要求到税收部门缴纳税收,填写《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可以免交营业税(5%)、个人所得税(20%)、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7%)。契税(3%-5%之间)、万分之五的印花税、评估费、登记费不予减免。
(4)持有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契税完税凭证到房管部门办理赠与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2018-09-04 21:35:37 -
131****7848 1.所有权和使用权是连带的,一并转移。只是未成年人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法定监护人代理行使房产的相关权力。
2.受赠人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只是房产过户比较麻烦。
3.一般规定是未成年人要满16岁才能做产权人,不满不给过户。
4.建议公证。
2018-09-04 21:35:27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可以。如果该房产属于你个人财产,你可以赠与你小孩。赠予协议有效,还可以去做个公证赠与以交付为条件,不动产以登记为条件,没有交付和没有变更登记,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有例外但不适用于你们。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将房产无偿赠与未成年子女的应按如下手续办理:(1)到公证处办理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共同办理的“赠与合同公证书”以及赠与人和受赠人亲属关系的公证书。鉴于受赠人系未成年人,建议办理单方法律行为公证,即办理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和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当然由于各地执行情况不一,**好事先到房管部门询问清楚,按房管部门规定的要求办理为妥。(2)持办理的公证书、当事人有效的身份证件、房产所有证到房管部门申请办理过户手续;(3)按房管部门要求到税收部门缴纳税收,填写《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经税务部门审核后,可以免交营业税(5%)、个人所得税(20%)、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7%)。契税(3%-5%之间)、万分之五的印花税、评估费、登记费不予减免。(4)持有加盖“个人无偿赠与”印章契税完税凭证到房管部门办理赠与产权转移登记手续。
全部4个回答 > -
答
可以。如果该房产属于你个人财产,你可以赠与你小孩。赠予协议有效,还可以去做个公证赠与以交付为条件,不动产以登记为条件,没有交付和没有变更登记,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有例外但不适用于你们。
全部5个回答 > -
答
父母可以将房产赠与给未成年子女,未成年人也可以当房主。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接受赠与的权利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未成年人自出生起即具有受赠权利。民事权利能力与年龄无关,民事行为能力才与年龄有关系,未成年人一般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以年龄作为判断未成年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标准。未成年人在接受父母赠与房产后,可以先在海尔滨公证处申办监护公证手续,然后由其父母作为其法定监护人,代理办理受赠房屋更名过户的相关手续。《民法通则》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