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婚姻法财产分割原则及离婚财产约定条件

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最新婚姻法中财产分割的原则,包括协商处理原则、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等。同时,还介绍了有效离婚财产约定的条件,包括书面形式、约定者、约定明确和领取离婚证等。

最新婚姻法中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在夫妻离婚时,只要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对共同财产的分割的权利是均等的,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最新婚姻法财产分割原则及离婚财产约定条件

协商处理原则

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也就是说,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这一原则是指在夫妻离婚时,双方应当平等协商,达成共识,不能单方面决定分割方式。如果无法协商一致,可以请求法院进行裁决。

男女平等原则

依《婚姻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男女平等”的原则,不能歧视妇女,认为妇女挣的少,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这一原则是指在夫妻离婚时,不能因为性别、收入等原因,歧视其中一方,而应当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

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以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一原则是指在夫妻离婚时,应当优先考虑子女的利益和女方的权益,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决,保障子女和女方的合法权益。
除了以上三个原则外,还有给予补偿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原则。这些原则的制定,旨在保障离婚夫妻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在夫妻离婚时,应当尊重法律原则,平等协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离婚财产约定有效吗?有效离婚财产约定应满足什么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释(二)》第八条第一款明确的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离婚财产约定是夫妻双方自愿、真实的意思表示。按照法律的规定是不允许随意反悔的。也就是说,离婚财产约定具有法律效力,除非满足了反悔的条件,否则一方在对离婚财产约定不满时不能反悔。
什么时候,离婚财产约定才会生效呢?是不是双方签字后,离婚财产约定就可以生效?有效离婚财产约定应满足的条件有:
1、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采用书面形式不仅仅是为了今后有据可查,避免纠缠不清,更重要的是书面形式是法律规定的要式,不采取书面形式的约定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大形式要件,就会很难被认定有效。
2、约定者应当是夫妻。进行财产约定的人应当是夫妻,这是双方对财产进行约定的基础。在实践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男女双方还没有结婚成为夫妻,出于一些原因,提前于正式结婚便对婚后及婚前财产进行了约定。
3、必须约定明确。约定如果不明确,就等于没有约定。依法应当是夫妻共同财产的仍然是夫妻共同财产。依法是个人所有的仍然会归个人所有。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就失去了约定的意义。同时也可能给今后在处理财产时造成诸多的麻烦。
4、必须领取离婚证或者离婚判决书。离婚财产约定的要想有效,必须是夫妻双方在法律上结束婚姻。也就是领取离婚证或者获得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否则,夫妻离婚财产约定在办理离婚前都可以进行修改。
总之,在夫妻离婚时,离婚财产的分割应当遵循法律原则,尊重彼此的合法权益,协商一致,达成共识。离婚财产约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对于离婚财产的处理,应当以平等、公正的态度,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