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

导读: 容积率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其容积率大小直接反映出单位用地所承受的各类人工作用的大小,也就是土地的发展强度。人口密集的区域,其容积率一般都比较高。容积率越高,就代表着土地的利用率越高,但同时也会给周围的城市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不可能无限的增加,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对城市的容积率进行控制。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

容积率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其容积率大小直接反映出单位用地所承受的各类人工作用的大小,也就是土地的发展强度。人口密集的区域,其容积率一般都比较高。容积率越高,就代表着土地的利用率越高,但同时也会给周围的城市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不可能无限的增加,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对城市的容积率进行控制。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 建筑密度的计算公式:建筑密度=建筑基础面积×建筑土地面积。
容积率的计算公式:容积率的数值是无因次之比,一般以土地面积为1,单位建筑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即为容积率,其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是建筑物在某一区域的基础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即建筑的覆盖面,是指在建筑用地的范围内,建筑的基础面积与计划用地面积的比例(%)。
比如一块一万平米的土地,一楼三千平米,那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通常不会超过40%-50%,在土地上还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作为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开发商认为,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土地价格的比重,而容积率愈高,建屋愈多,土地成本愈低,开发商获利愈多,因此开发商想尽量扩大土地面积。而对居民而言,其容积比与居住舒适程度有直接关系。容积率越小,建筑密度就越小,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就越好,而容积型的住宅则代表着小区里的房屋密集,这样的住宅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居住人口,最终会影响到居民的居住质量。此外,密集的居民也会给健身场所、儿童活动场所、会所、电梯、消防通道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业主们都想把面积尽量缩小。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比考虑的客体不同,对于同一栋建筑,建筑密度考虑的是建筑的占地面积,而容积率则是考虑建筑的使用空间。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是衡量住宅品质的主要标准。建筑密度是最直观的指标。容积率是土地出让时的一个衡量指标,但是在楼面的密度中,面积与建筑密度有一定的关系,即:建筑密度=容积率/楼层的数量。
目前高层建筑的容积比通常在2.8-4.5左右,有关方面认为,当建筑密度为13%~20%时,小区的景观环境会更好;若小区容积率为4.5,则必须在22楼以上。
以上就是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计算公式的主要内容了,相信大家都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