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密度的范围

导读: 有关专家建议,以13%-20%的建筑密度为宜,有利于小区的景观和环境。同时要注意建筑的密度不能超过40%-50%,还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中国基本建设委员会颁布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指出,新建住宅小区的住宅建筑密度应为:四层普通住宅可按26%计算,五层普通住宅可按23%计算,六层以下不得超过20%。

建筑密度的范围

有关专家建议,以13%-20%的建筑密度为宜,有利于小区的景观和环境。同时要注意建筑的密度不能超过40%-50%,还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用于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中国基本建设委员会颁布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指出,新建住宅小区的住宅建筑密度应为:四层普通住宅可按26%计算,五层普通住宅可按23%计算,六层以下不得超过20%。
建筑密度的范围 居住建筑密度指数,由建筑结构、绿地比例、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层数、间距、布局等因素决定。在一般条件下,建筑物的平均层数越高,其密度越小。

建筑密度的拓展资料

住房和房屋管理局的官员:中国的建筑密度过高,不符合居住条件。随着扩大内需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呼声,2009年8月13号,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加快了。据国土资源部透露,2009年,国家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了审批。
获得批准的城市新建土地面积比2008年增长了16.7%。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主任徐宗威在世博论坛“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的演讲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不能满足居住条件,“中国人还没有到要住二十多层的高度”。
徐宗威对“中国没有太多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这一观点表示异议。他相信,中国有三成的土地可以用来发展城镇,以目前中国人口一百二十平方米的人口来看,城镇的土地仅占全国的一点一,如果把人口增加一倍,达到二百四十平方米,那就是全国的二点二了。徐宗威说,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土地制度、行政体制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7.9%,到2008年的46%。
中国的城市建设为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设施支持,为中国6亿名城市居民提供了基础的市政公共服务和基本的住房。“但中国城市化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交通问题、环境质量差、人际交往淡薄、人与自然关系疏离等问题,尤其是高密度、高容积率,并不适合居住。”中国知名城市问题专家如是说。
以上就是建筑密度的范围以及建筑密度拓展资料的相关内容了,相信你已经有所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