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房产过户费用:(1)公证费 40元/平米*产权证面积(2)继承公证费 80元/单 放弃继承公证80元/人注:继承的房产再次转让出售时个人所得税按照所得征收20%,不过只要是符合家庭少有住房和购买超过2年的话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而且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政策同样适用。(3)房地产价值评估费用根据房地产价格的高低不同采用差额定律累进方式来计算房地产价格总额(万元)累进计费率%100以下5101以上至1000部分2.51001以上至2000部分1.52、所需材料:⑴公证处需要 原产权人的死亡证明、产权证复印件和所有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一套。⑵房管局需要材料和正常过户基本一样,只是还需要公证书一份。二、继承房产过户流程1、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要到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销户籍,办理死亡证明;2、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要到区或市公证处(原外销商品房到市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房产继承分两种:一是遗嘱继承,二是法定继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2)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需要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3)户口簿或其他可以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4)办理房产证过户手续需要继承人的身份证件;有遗嘱的继承权公证另需提交的资料:被继承人所立遗嘱(该遗嘱必须是已公证过的遗嘱,其他形式的遗嘱由于无法认定其真实性,因此暂不予采纳)。三、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申请人是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申请人应当向登记机构提交下列文件:《房地产登记申请书》(原件)、身份证明(复印件)、房地产权证书(原件)、 继承权公证文书或者遗嘱公证书和接受遗赠公证书(原件)\ 契税完税凭证(原件)。四、遗赠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不同,需要支付税收。注:继承的难点在于公证所有的继承人都放弃继承,这样就要求证明当事人即为所有继承人并且都自愿放弃继承权。继承的话,需要办理继承协议公证,需要交纳公证费,过户时缴纳房产评估费,契税和印花税以及工本手续费等费用!由于是继承,所以免除20%个税和5.5%营业税!但是~以后你要是出售这套继承来的房产,需要缴纳全额房价20%的个税和全额房价5.5%的营业税。
全部3个回答 >共同继承时是否所有继承人都需要办理公证?
131****9675 | 2025-01-16 18:54:22-
130****7127 共同继承时,公证非必须,但建议办理。 2025-01-19 23:42:13
-
185****2953 共同继承,公证不是必须的,但为了省事,还是办了吧,免得以后扯皮。 2025-01-17 17:27:41
-
131****0016 共同继承时,最好所有继承人都办理公证,明确各自份额,避免日后纠纷。 2025-01-16 23:32:37
-
155****0927 在共同继承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所有继承人办理公证,取决于具体的继承情况和当地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如果继承人之间对遗产分配没有争议,可以不办理公证。但如果存在争议,或者需要明确各自继承份额,办理公证是必要的。公证可以确保继承过程的合法性,避免日后纠纷。建议继承人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办理公证。 2025-01-16 22:08:54
-
答
-
答
继承公证需死亡证明、身份证明、房产证、关系证明、申请表、公证费。
全部3个回答 > -
答
提取公积金所需的材料:<购房合同>复印件购房契税完税凭证缴交公积金的人(也就是新的产权权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支取公积金申请表(该申请表在缴交公积金的银行领取并由缴交单位盖公章)就可以去办理支取住房公积金了。你可以凭你购房后去银行办理公积金贷款的<借款合同>公积金缴交证明缴交人的身份证银行还款帐号这些资料去银行办理支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正常是一年支取一次,但如果你的贷款跟缴交公积金的银行是同一个银行,那你可以在银行去申请公积金每月还款的业务,现在暂时开办每月还款业务的只有建行
全部2个回答 > -
答
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我们国家没有继承税,因此,继承房产不用交继承税。只是在过户房产时,按房产局的要求缴纳一定的过户的费用。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司法部《关于调整公证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计价费[1998]814号(三)证明财产继承、赠与、接受遗赠的收费标准,由现行按受益额的2%收取下调为:受益额2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不超过1.2%收取;超过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1%收取;超过50万元不满5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8%收取;超过500万元不满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5%收取;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1%收取。证明单方赠与或受赠的,减半收取。地方具体标准的制定对上述各项公证服务收费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可根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上下不超过10%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收费标准,并报国家计委和司法部备案。
全部3个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