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手房买卖常见纠纷有哪些?1、卖方隐瞒真实信息卖方为了促成交易,往往隐瞒真实信息,如房屋质量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在签订合同后另一方发现从而提起诉讼。对此,买方可以在购房前向物业、邻居了解情况,**好到现场看房,并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何承担作出约定。2、房价变化快有些卖方在办理过户手续过程中,发现房屋价格又上涨了,于是以种种借口不办理过户手续,另买方只好将之起诉至法院。对此,买方不但要与卖房方签订合同,还要提前考虑房价上涨、下跌等因素约定好违约赔偿责任,并在能够办理过户手续时及时办理,避免对方反悔。3、中介人员的行为不规范由于买卖双方常常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交易,而中介人员素质不一,常常在签订合同或办理手续时出现问题,导致当事人产生争议,从而提起诉讼。为避免此情况发生,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应当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交易前应当充分了解各种事项,并对双方谈定的内容以书面形式约定好。4、房屋产权登记制度不合理房屋产权登记时通常仅登记一名所有权人,在交易过程中,交易的另一方很难发现还有共有人,交易之后常有其他共有人提起诉讼主张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况出现。对此,买方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让对方提供确保有权处分的证明,或夫妻等其他共有人同意处分的证明。二、如何避免二手房买卖纠纷?1、了解交易流程买房之前,双方应先了解一下买卖房屋的一般流程,对整个买卖流程有个大致的认识,这样才能避免在房屋交易的过程中避免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也避免双方因交易过程漫长而导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出现。2、弄清产屋产权二手房一般有售后公房、共有公房、“限转”房屋、抵押房屋等多种产权形式,这就容易引发纠纷。所以,买方**好凭身份证到房产交易中心查询房屋的产权人,以便核对房屋的真实信息,从而避免房屋产权纠纷的发生。3、明确双方违约责任房产交易复杂且金额较大,为了能避免以后出现扯皮现象,在签署合同时**好明确写清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以及违约金的偿付金额和时间,以此约束双方的行为,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全部4个回答 >开发商卖房有哪些常见陷阱,我该怎么避免?
155****4485 | 2024-07-05 18:25:08-
184****3466 套路:虚假宣传、抬高价格。避免:查证、不跟风、律师审核。 2024-07-08 18:19:12
-
180****8819 常见套路有虚假宣传、抬高价格、限时优惠等。投资者要调查真实情况,不盲目跟风,签合同前请律师审核。 2024-07-06 10:48:18
-
181****8125 开发商常见套路包括:过度宣传项目价值、使用模糊定价策略、制造销售热潮。建议投资者应查看销售数据和实地调查,审慎分析,不轻易被营销手段影响。 2024-07-05 23:44:27
-
151****5617 作为买家需防范夸大宣传,警惕"折扣诱惑"。购房前应要求开发商提供详细合同和文件,必要时可咨询律师进行权益保护。 2024-07-05 19:25:28
-
答
-
答
我听说有些开发商会夸大宣传,实际房子和宣传的不符,所以购房前一定要实地考察。
全部4个回答 > -
答
相信每个购房者都见识过开发商的各种销售手段。甚至有些明明知道是开发商在忽悠,**后却还是被唬住了,直到房子付款后才各种追悔莫及。那么开发商有哪些销售手段呢?你当年是不是也吃过亏? 解密开发商销售手段 警惕购房陷阱 销售手段“花样百出” 1、老带新折扣优惠(通常9.7折—9.9折) 2、全款每平减300元,贷款有折扣优惠 3、全款总体价格有折扣优惠 4、送现金礼包,直接在房款里抵扣 5、买房送“购房贵宾卡” 6、炒作 7、媒体广告宣传销售 8、卖场的精致包装,包括售楼处、园区、样板间和看房路线等的包装。 9、售楼员的电话销售 10、关系客户销售 11、“经典生活体验中心”售楼处对外开放 即售楼处对外开放,强调专业细节的体验和生活的体验,建议分专业区和休闲区,休闲区包装成酒吧、咖啡厅的形式,提供茶。咖啡等饮品,播放高雅的背景轻音乐,并配有时尚杂志、艺术类等书籍。 12、连锁销售(例如:让客户介绍客户) 13、产品推介会 14、无理由退房 例如:恒大地产广西某项目于近期推出无理由退房活动,凡成功购买的客户均可享受无理由退房。而在成都、东营等地,也有开发商向客户做出类似的承诺。 15、溢价回购 例如:位于上海的某楼盘宣布只要是一次性付款的购房者,都可以在合同中和开发商约定,3年后只要不想继续持有这套房产,开发商都可按照现在购买价格再溢价16%进行回购。 不过,如果考虑3年后让开发商回购的购房者,在明年交房后将不能办理房产证,因为交易过户产生的税费成本相当高昂。 16、替业主还贷20个月 例如:北京某项目推出新的促销计划:购房者在签约购房之后,**三成余下的房款可办理30年期的银行还贷手续,而自还贷起始日到项目交房前的月供,将由开发商代为支付。据悉,该项目的交房时间大概是2013年8月,这意味着购房者可以少缴20个月左右的房贷。 按照该项目成交均价1.1万元/平方米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两居室,总价为110万元,30年贷款的月供大概为5150元,而如果由开发商支付20个月,相当于项目优惠10万元。 17、降价补差价 根据某知名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自11月中旬少数城市“降价补偿潮”初现至今,短期内已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迅速蔓延至青岛、合肥、成都等二三线城市,甚至个别城市在售项目还推出降价补差价的升级版,不仅着力于项目保值,还承诺未来一定的**空间。 18、零元起拍,以在线专卖的形式实行全程网络销售。 19、买别墅送洋房 根据“买别墅送洋房”的促销活动,只要买叠院别墅,就可以送100平方米的全能三房,而且,开发商会和买家签订送洋房的赠予协议,因此买家不会受到限购的影响。 20、送房产税 今年年初,上海某楼盘做出促销宣传:在该楼盘买房,可享受到买房即送五年房产税的优惠,按**高标准计算,相当于房源打9.8折优惠。随后,上海又有两家楼盘打出“买房送房产税”的广告。 21、不要给客户太多的选择机会 有时客户面临太多的选择时反而会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所以**好能在一到二个机会下,比较销售,作出决定。 22、不要给客户太多的思考机会 客户考虑越多,可能就会发现商品越多的缺点,反而会使他决定不购买,所以销售人员要留给客户思考时间的长短要适当。 23、不要有不愉快的中断 在紧凑的销售过程中,若有不愉快的中断,可能就会失去先机。 24、中途插入的技巧 在进行说服工作中,如有人从旁插入,谈及与销售人员前后不相关的问题,亦会使客户产生怀疑的心理。 25、延长洽谈时间 使客户人数增多,造成购买的气氛,尤其是销售初期,客户较少时,更要尽量延长洽谈时间。 为了促进销售,取得良好的成交业绩,开发商的销售手段可谓是层出不穷,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作为购房者,买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决不能只听开发商忽悠,要实地考察,多家探访,这样才能买到好房子哦!
-
答
开发商在销售楼盘时,由于购房者多,房源少,于是采取排号购房的方法。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靠运气的事情吗?那就大错特错了!排号的过程有很多猫腻,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开发商的陷阱。 买房排号,这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策略,给买房者造成一种错觉,他们的房子很好卖。也就是说,买房子时要到开发商处排队拿一个号码,有了这个号码才有资格要他们家的房子。 在排号这种认购方法出现之前,对现房和准现房的认购一般采用先来先选的原始方法。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选择。选房没有时限,反复、比较着看,交房时的纠纷自然就少了。对于开发商来说,这种方法几乎没有使用激励机制和宣传策略,售房周期比较长。 排号**早出现在经济适用房的认购中。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低廉、需求量大,必须排队才能买上房。北京**近还出现过提前三天排队购房的现象,雇用民工排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很多楼盘都采用了排号的认购方式。排队“抢”房会给消费者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促使消费者尽快选择。 目前排号的形式大多分为在指定银行缴纳规定数额的诚意金。然后拿存款证明办理认购手续,等待开盘这几个步骤。 因为认购阶段开发商会交给业主一个认购号,所以也就通常被说为“排号”。开发商往往会推出名目繁多的认购卡。而目前大部分楼盘要求的银行存款需要在指定的银行,金额也基本在2万到10万不等,**高的某项目推出过的金卡金额为30万元。 在要求购房人必须缴纳诚意金才有机会选房的同时,开发商也设计了不少“优惠政策”,例如类似“两万抵三万”的形式**为常见。这类优惠的意思就是如果购房人在开盘摇号的时候被选中,那么缴纳的诚意金可以直接抵交房款,如果缴纳了2万的诚意金,在这样的优惠条件下,就可以等同于3万元房款。 更为常见的认购方式是先排号再摇号。如果某一户型或楼层的房号有限,就从已经缴纳订金的消费者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这种营销方法用竞争机制刺激消费者,你不买后边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呢。 猫腻一:以排号为名拉高房价 问了好久的一业内人说,其实这种情况其实许多楼盘都存在。排号时间长了,如果市场反映热烈,排号的人越越来越多,开发商就可以乘机拉高房价。在目前火热的房产大背景之下,购房者往往都不是理性购房而是跟风或者发烧,即使开发商提高房价,购房者也会因为担心房价会上涨而接受。为调起购房者胃口,有些开发商甚至在取得预售房屋的资格之后还故意延长开盘时间,这大多是为提高房价做铺垫准备。 猫腻二:以排号为名变相集资 法律上并没有买房排号的相关规定。但有一点十分明确,就是排号并非预售,这只是开发商要求购楼者做出的单方购买承诺。而在开盘之前开发商随意提高房价或者把房子转卖给他方,也无须承担什么责任,除了将排号费返还购房者。 排号显然利在开发商,因为从排号到开盘他们有一个很大的可操作性弹性空间。所以建议大家买房前**好先了解开发商的诚信度,或者签定一份详尽的排号合同以确保自己利益不致于受损。 买房排号猫腻多,排号本应是公平竞得某一个楼房,但是被目前的市场弄得变味儿了。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不应该轻易相信置业顾问的话,而应该擦亮眼睛评估好之后再做决定。
-
答
新手购房,别被开发商的甜言蜜语迷惑。要看地、看证、看规划,还要查口碑。合同要看清,权益要保护。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