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个人所得税一个月只能抵扣1000,房贷个人所得税扣除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夫妻两人各扣除一半,另一种情况是夫妻一方扣除全部,这两种方法的总金额是一样的。对于已婚人士,夫妻双方婚前共同去购买房屋,都具有房产资格,那婚后可以选择两人各自按照规定对一起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即每个人五百一个月,合起来还是1000一个月。如果是单身人士或者夫妻选择其中一方独自按照个人所得税扣除的话,那么就是抵扣1000一个月,房贷个人所得税需要每年都重新申请一次,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只有首次贷款买房才可以用个人所得税抵扣房贷,第二次买房贷款是不可以用个人所得税抵扣的。而且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期限不得超过240个月,每年12个月,相当于20年。
房贷可以抵扣多少个人所得税?
151****6139 | 2022-05-19 17:56:22-
142****1352 房贷个税扣除标准是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房贷个税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需要注意的是只能扣除首套房的贷款利息,并且还受本人交纳的个税限制,所以具体是多少还要依照本人的情况来看。 2022-05-19 17:56:22
-
答
-
答
没有人这样的抵扣过,也只是听说,具体也没做过。 个人所得税的抵扣须知 1、 抵扣对象为在本市购买或者差价换购商品房住宅并在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包括中 外籍),必须是商品住宅产权证的法定拥有人,且与购房合同、购房发票相一致。购买二级市场商品房、平价房以及购买拍卖商品房若能提供购房合同、购房发票以及产权证,也可享受抵扣个人所得税计征税基。售后公房不属于享受对象。 2、 凡在1998年6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期间购房的个人,可以享受抵扣。购房以 支付购房款并取得第一张销售发票开具时间确立购房日期,购买期房的可以98年6月1日以后的销售发票确定购房日期以及抵扣额。当产权证登记日期早于销售发票开具时间并早于98年6月1日的,不予登记。当产权登记日期早于销售发票开具时间并不早于98年6月1日的,以第一张销售发票开具时间确立购房产日期。 3、 不论购买现房或期房一律凭购房合同(预售或正式合同)、商品房抵押合同、购房发 票、产权证和身份证或护照(若产权拥有人为二人以上的,应同时提供)等正本和复印件,办理登记。凭登记卡、产权证、身份证或护照以及纳税凭证办理退税。 由本人亲自办理登记。领取登记卡可以选择亲自领取或邮寄。结算处受理抵扣登记后,在购房者的产权证上加盖"已登记退税"章予以注销。购房后六个月内,因未取得产权证不能前来办理登记的,可延至取得产权证后办理登记,**后截止日期为2004年3月31日。 4、 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和产权证均注明房屋为多人共有的,则共有人应推举一人为主申 请人,由主申请人携带其他申请人的委托书,办理登记,不得放弃任何人的登记权。但可以自行选择抵扣者中的某几个或全部享受抵扣退税,也可以自行选择允许抵扣的纳税凭证中的某些凭证进行抵扣。 5、 购房者抵扣个人所得税计征税基不受购房套数的限制,只要纳税人有足够的个人所得 税计征税基予以抵扣,可以多次登记。 6、 购房者可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高不得超过购房者购买或者差价换购商品住宅所支 付的购房款与贷款利息总额(由银行提供证明)之和。购房款的金额以销售发票为准。
全部4个回答 > -
答
指的是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单位和个人超过上述规定比例和标准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全部3个回答 > -
答
买房是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根据颁布的新规定指出,是首套房贷利息支出,无论是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都可以进行抵扣,如果是第2套住房的话,那么就无法享受了。贷款买房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流程是先申报再扣除,首次申报可以在个税APP里进行操作,填写好相关信息之后,选择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的部分结合房屋地址、证书号码以及银行贷款的相关信息来选择扣除的方式,如果是个人扣除的话,那么配偶和个人购扣50%,接着还是按照申报方式来进行提交。通常情况下,每年在12月底就会申报下一年个税扣除的情况,如果基本信息并没有变化,那么确认上一年信息就可以了,如果信息出现了变动,那么需要将变动的信息更新之后再进行提交即可,这样下一年依然会抵扣个人所得税。
-
答
个人所得税抵扣房贷利息是新个税法的内容,具体操作还未通知。新个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不过,为了让老百姓尽快享受到减税红利,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先将工资、薪金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按新的税率表计算纳税。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