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我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对月收入要求如下:月贷款支出与月收入比控制在50%(含)以下,月所有债务支出与月收入比控制在55%(含)以下。【即:月贷款支出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一半,月所有债务支出不超过月收入的55%,具体请以当地分行规定为准】
全部3个回答 >房贷每个月还款怎么算才合适呢?谁能说说呢?
143****2129 | 2019-08-29 08:46:35-
143****8130 还款计算公式:
等额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 月利率 * (1+月利率)还款月数 ] / [(1+月利率)还款月数 - 1]
其中:每月利息 = 剩余本金 * 贷款月利率
每月本金 = 每月月供额 – 每月利息
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按月递减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 还款月数)+ (本金 – 累计已还本金)* 月利率
每月本金 = 总本金 / 还款月数
每月利息 = (本金 – 累计已还本金) * 月利率
计算原则:每月归还的本金额始终不变,利息随剩余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2019-08-29 08:46:58 -
136****9669 1、等额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 本金 * 月利率 * (1+月利率)∧贷款月数 ]/[(1+月利率)∧贷款月数 - 1]
(注:贷款月数是(1+月利率)的指数)
2、等本还款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 = (本金 / 还款月数)+ (本金 – 累计已还本金)* 月利率
2019-08-29 08:46:53 -
156****4644 房贷月还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另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还款方式在与贷款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或按揭合同)时明确。
1、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还款月数
每月应还利息=剩余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
每月月供递减额=每月应还本金×月利率=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月利率
总利息=〔(总贷款额÷还款月数+总贷款额×月利率)+总贷款额÷还款月数×(1+月利率)〕÷2×还款月数-总贷款额
2、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利率)^还款月数-1〕
总利息=还款月数×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
月利率=年利率÷12 2019-08-29 08:46:47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如果是第一套房,**要90万,贷款210万。商业贷款按基准利率(代30年)月还款14070元。工资月收入要2.8万左右。 商业贷款按基准利率(代20年)月还款16380元,工资月收入要3.3万。 公积金和商贷组合贷款另外算。
全部3个回答 > -
答
银行贷款利率是根据贷款的信用情况等综合评价的,根据信用情况、抵押物、国家政策(是否首套房)等来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如果各方面评价良好,不同银行执行的房贷利率有所差别,现行政策下首套房,一般按基准利率上浮10%计算,7月7日调整后利率为二年期6.65%,月利率为6.65%*1.1/12 30万2年(24个月)月还款额: 300000*6.65%*1.1/12*(1+6.65%*1.1/12)^24/[(1+6.65%*1.1/12 )^24-1]=13474.66元说明:^24为24次
全部3个回答 > -
答
用公积金贷款的条件:1. 连续交满6个月以上2. 以个人为单位**高可贷50万,以家庭为单位**高可贷90万3.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2倍4.月供金额不得高于缴存基数的50%(缴存基数除以2除以还款系数)2.3.4三条谁计算的贷款金额**少就以谁为标准贷款公积金第一次贷款还款系数:5年184.17,10年103.64,15年76.50,20年63.27,25年55.59,30年50.67公积金第二次贷款还款系数:5年185.98,10年105.83,15年78.82,20年65.72,25年58.17,30年53.38
全部3个回答 > -
答
规定的是:住房公积金不低于工资的10%,效益好的单位可以高些,职工和单位各承担50%.所以说交住房公积金对职工很划算啊! "五险"方面,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6%,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1%;生育保险1%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