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农村低保,你们当地有个农村低保标准,如果你家庭人均纯收入达不到低保标准就有资格享受低保待遇,你可以向你户口所在地的村委会申请!但是你不能人户分离,就是说,本人一定要在户口所在地长期居住,否则取消
全部3个回答 >低保户买首套房有优惠吗? 农业户口的低保家庭,想买房有什么优惠政策
144****6558 | 2019-06-06 09:07:50
已输入 0 字
已有3个回答
-
135****6948 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低**款比例调整为20%。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贷款购买第二套用于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可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
享受首套房优惠政策,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2008年11月2日后购买的住房;
2·房子属于普通住房,即144平方米以下(含90平方米以下、90至144平方米之间两类);
3·房产登记人属于首次购房。
夫妻一方有商品房房产,则不能享受首套房优惠。但是,继承、拆迁、分家等情况获得的房产,则不属于商品房范畴。 2019-06-06 09:08:06 -
154****8887 现在没有出现低保家庭买房子的优惠政策,但可以申请廉租房或者经适房。
补充:
什么是低保户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什么是廉租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什么是经适房
经适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简称,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 2019-06-06 09:08:00 -
157****8668 9月19日,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北京将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就是城市户口的官方名称)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640.webp (2).jpg
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已经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各地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微信截图_202.png
将来,不再有农村和城市户口的区分
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以前人人羡慕“城市户口”
但一系列新政策出台
让农村人也能享受更多福利
农业户口有啥优势?
1拥有宅基地和责任田
农民可在自家宅基地建房。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还有近郊区的土地**。此外,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通过拆迁可以获得更多收益;
2享受到集体收益分配权
分配土地等集体经济利益。如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3征地补偿
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4买房 2019-06-06 09:07:56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加入交流
相关问题
-
答
-
答
1、目前地方政府规定不一缴纳房屋契税也不一样,具体请查询地方国土局 。房屋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比较简单。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计税依据 × 税率。2、首套房的评判标准根据规定,目前国家对于购买90平以内的唯一家庭住房是可以享受到首套房契税减免优惠政策的。首套房指的是购买仅拥有一套住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第一套住房享有按揭贷款利率优惠。所谓的“首套房”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买房人年满18周岁;2)买的房子是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90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住房是享受契税税率1%的优惠);3)购房人现在名下没有单独或与他人共同购买的住房。不过与父母一起购买的、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通过继承遗产或拆迁安置获得的住房除外;3、享首套房的契税优惠流程在满足首套房的条件下,如果想要按照购买“首套房”享受各种税费减免和贷款优惠,必须由购房人本人提出申请,凭购房合同和身份证件,到所购房屋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交申请。各交易中心自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出具首次购房证明。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名下没有住房在购买就可以按照首套申请。享受首套契税优惠政策。
全部5个回答 > -
答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建立**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确定低保对象范围、标准,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全部3个回答 > -
答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建立**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确定低保对象范围、标准,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