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许可证,则标志着开发商具有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这是买房能否办产权证的关键。购买时需要注意所购楼号在预售范围内。 第二,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 第三,一定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有一些开发商的合同文本事先已填写好甚至补充条款也由自己填好,这种填写好的合同文本大多存在着约定的权利义务不平等的情况。一旦发生此种情况,买房人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决不能草率行事。
全部3个回答 >买房商贷利率计算?谁比较清楚的,可以分享下吗,谢谢!
131****3469 | 2018-12-30 21:58:08-
157****4945 等额本息法:计算公式
月还款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n/[(1+月利率)^n-1]
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
月利率=年利率/12
总利息=月还款额*贷款月数-本金
经计算:月还款额为5239.64元(每月相同)。还款总额为1257513.09元,总利息为557513.09元。 2018-12-30 21:59:08 -
137****8431 贷款利息计算公式
日利率(0/000)=年利率(%)÷360=月利率(‰)÷30
月利率(‰)=年利率(%)÷12
当月贷款利息=上月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当月已还本金=当月还款额-当月贷款利息;
上月剩余本金=贷款总额-累计已还本金;
那么,到底贷款利息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实际的例子加以说明:
举例:借款人a到xx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期限是3年,按照2013年**新的贷款利率执行,每月的贷款利率是0。 2018-12-30 21:58:38 -
134****1096 贷款利息
一般按月复利计算,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剩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分期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息,一种是等额本金。
由于还款方式不一样,使得每月需要交纳的贷款利息也不一样。不过,无论什么贷款方式,银行贷款利息都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标准。 2018-12-30 21:58:30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住房贷款期限一般**长不超过30年。主要和年龄有关,大部分年轻人都可以贷款到30年,也可以选择更少的20、15、10、5年等等。一般银行规定贷款人**低年龄需在18岁、**高年龄男的60岁女的55岁(处级以上干部可顺延5岁),贷款人贷款的年限不能超过**高年限和你实际年限的差。银行按揭的正确名称是购房抵押贷款,是购房者以所购房屋之产权作为抵押,由银行先行支房款给发展商,以后购房者按月向银行分期支付本息,银行按揭的成数通常由五成到八成不等,期限由1年到30年不等。
全部4个回答 > -
答
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之间的差额如超过合同约定的合理比例的,则业主有权选择是退房还是继续履行合同(补交合理误差比例之内的房屋价款,超出部分由开发商自行承担),而非开发商所述必须按其公司规定补交全部房屋差额款;如业主选择退房应在明知或应当知道房屋面积出现差额之日起一定的期限内提出,但如此期间业主已以实际行为,例如装修入住等,表示了接受面积误差事实的,则退房要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将取决于法院的裁量;如业主退房,可以得到房屋价款的全额退还及相应的利息(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支付)、支付给贷款银行的利息、为购买该房屋支出的其他费用违约金等;如不能与开发商协调处理,您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代您处理。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可以找一些代理公司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支付人民币,对方可以直接收到美金,你也不会有汇率损失。
全部3个回答 > -
答
根据《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规定,职工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含)以上,可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对曾经在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在现缴存地缴存不满6个月的,缴存时间可根据原缴存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缴存证明合并计算。 大部分城市都规定了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高额度(具体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比如成都个人单笔住房公积金贷款**高额度为40万元;广州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高额度为50万元,北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高是80万,如果评级评到3A级别的话**高可以到80万*(1+30%)=104万,2A评级可以贷92万 其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高不超过房款总额的70%;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公式: 借款申请人及配偶公积金个人月缴存额之和÷实际缴存比例×12(月)×0.45(还款能力系数)×贷款期限(**长可贷年限)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