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购房者在买房时关注样板间,那么样板间猫腻有哪些?既然是样板间作为开发商的营销方式之一,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猫腻,看着愿景就买稀里糊涂买了,什么小户型大容量真的靠谱吗?样板间猫腻购房者真的知道吗? 猫腻一:悄悄放大样板间 每每去看七八十平米的小套三样板间时,都觉得大小刚好,设计十分合理。殊不知很多开发商往往会将75平米的样板间做到90平米,使房间看起来显得更宽敞,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此外,很多小户型都是将飘窗或者阳台打通的,也是为了使房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合理。这一点是购房者非常容易忽视的! 拆招:这时候消费者们可得小心了,商家们**擅长的就是在样板间里动手脚,90平米的往往样板间会在100平米以上。小编建议去看房的时候**好带个皮尺,当然,有的人不好意思这么做,那么学会步测和目测也是有必要的。 猫腻二:定制家具“偷工减料” 很多人都知道样板间内的床是定制的,有的床长才一米五,大家注意,是长。此外,衣柜、沙发以及其他家具的尺寸也都是有问题的,不少楼盘样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 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一般不能少于45厘米。因为都是日常所需的家具,所以大家更关注使用功能,反而容易忽视尺寸上是不是动过手脚。**后等真的搬进去,就会觉着怎么放都不对。此外,对于有的异形房,开发商为了美感,会让装修公司在房屋里打造一个填补异形的书柜,给购房者一种错觉,房屋方正又实用。 拆招:所以说,皮尺、目测和步测都是不可缺少的,除了确认精装房内摆设家具大小,还需根据房屋大小进行设计,再买家具。小户型精装房订制尺寸会更好。 猫腻三:“开放式”空间 几乎所有的样板间都是没有门的,厨房也都以“开放式”为主且多在室内安装镜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为营造出较大的室内空间效果。但我们都知道自家的房间是不可能不设门的,开放式厨房实用性也很差。 拆招:看房时,看房时要设想一下,如果不用镜子如果按上门,整体效果会如何。 猫腻四:灯光效果掩盖采光问题 无论白天或是晚上,至少超过九成的样板间都灯火通明,用灯光配合家具的色调,在给购房者温馨和悦体验感的同时,也可以掩饰户型、朝向、楼层空间上的设计不 足。例如一些实为暗房的卫生间、次卧,以及一些有西晒的房间,通常被灯光、窗帘创造的氛围所替代,而没有经验的购房者完全看不出来。 拆招:购房者可以尝试关掉样板间的灯光,同时拉开窗帘,看在正常的采光条件下屋内的照明情况。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这些通常是暗角集中地。此外,有时下午参观样板间,关灯后拉开窗帘看看是否有西晒,严重的西晒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 猫腻五:奢华配件提高档次 我们平时只看样板间好不好看,户型大小是否合理。从来没有想过人家的样板间在装修上花了多少钱,一般情况下一个样板间装修的费用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不仅按照**美的视觉效果设计,更是对装修用料一掷千金。试问咱一般老百姓能在装修上花多少钱?4.8万整装的广告满大街都是对吧! 拆招:对于精装房来说,当前并无精细法条约束精装修,也令精装房成为楼市的模糊地带,购房者更应格外留意,在看样板间过程中,如销售员承诺装修标准的话,购房者不妨留下文字、照片资料,来比对收楼后的精装修标准。购房合同中,不妨咨询专业人士,对于“名牌”这样的模糊字眼进行确认,否则弹性太大无章可循,购房者后期维权反倒容易处于不利境地。 猫腻六:管线"消失",不放家电让人误以为空间很大 一般情况下,样板间不会设置水、煤气、暖气等管道线路。而空调之类的家电都是摆设,用不着穿墙破洞,但在装修时,你就会发现那些管子往往无情地纵横在你眼前。 拆招:样板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装好了,有很多是经过相机磨皮的,所以购房者在看房时要考虑现实生活中你还会需要哪些装置会占用空间。 猫腻七:一切实物为准 这一条是专门针对精装房的,样板间内一般都会有一句“一切以实物为准”,这就需要小伙伴们注意了。意思就是:交房时的防盗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以及整体橱柜的样式或品牌等都有可能与样板间不符。 拆招:遇到这样的问题,消费者除了收房前要事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外,就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一下合同细节,**好是能从合同中抠字眼,与商家做个约定,以免日后问题出现,让开发商借此开脱。
样板间猫腻有哪些 新手购房什么注意事项
133****2517 | 2016-06-27 12:17:16-
146****4421 很多购房者在买房时关注样板间,那么样板间猫腻有哪些?既然是样板间作为开发商的营销方式之一,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猫腻,看着愿景就买稀里糊涂买了,什么小户型大容量真的靠谱吗?样板间猫腻购房者真的知道吗? 样板间猫腻一:悄悄放大样板间 每每去看七八十平米的小套三样板间时,都觉得大小刚好,设计十分合理。殊不知很多开发商往往会将75平米的样板间做到90平米,使房间看起来显得更宽敞,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此外,很多小户型都是将飘窗或者阳台打通的,也是为了使房间看起来更加宽敞合理。这一点是购房者非常容易忽视的! 拆招:这时候消费者们可得小心了,商家们**擅长的就是在样板间里动手脚,90平米的往往样板间会在100平米以上。小编建议去看房的时候**好带个皮尺,当然,有的人不好意思这么做,那么学会步测和目测也是有必要的。 样板间猫腻二:定制家具“偷工减料” 很多人都知道样板间内的床是定制的,有的床长才一米五,大家注意,是长。此外,衣柜、沙发以及其他家具的尺寸也都是有问题的,不少楼盘样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 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一般不能少于45厘米。因为都是日常所需的家具,所以大家更关注使用功能,反而容易忽视尺寸上是不是动过手脚。**后等真的搬进去,就会觉着怎么放都不对。此外,对于有的异形房,开发商为了美感,会让装修公司在房屋里打造一个填补异形的书柜,给购房者一种错觉,房屋方正又实用。 拆招:所以说,皮尺、目测和步测都是不可缺少的,除了确认精装房内摆设家具大小,还需根据房屋大小进行设计,再买家具。小户型精装房订制尺寸会更好。 样板间猫腻三:“开放式”空间 几乎所有的样板间都是没有门的,厨房也都以“开放式”为主且多在室内安装镜子。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为营造出较大的室内空间效果。但我们都知道自家的房间是不可能不设门的,开放式厨房实用性也很差。 拆招:看房时,看房时要设想一下,如果不用镜子如果按上门,整体效果会如何。 样板间猫腻四:灯光效果掩盖采光问题 无论白天或是晚上,至少超过九成的样板间都灯火通明,用灯光配合家具的色调,在给购房者温馨和悦体验感的同时,也可以掩饰户型、朝向、楼层空间上的设计不 足。例如一些实为暗房的卫生间、次卧,以及一些有西晒的房间,通常被灯光、窗帘创造的氛围所替代,而没有经验的购房者完全看不出来。 拆招:购房者可以尝试关掉样板间的灯光,同时拉开窗帘,看在正常的采光条件下屋内的照明情况。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这些通常是暗角集中地。此外,有时下午参观样板间,关灯后拉开窗帘看看是否有西晒,严重的西晒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 样板间猫腻五:奢华配件提高档次 我们平时只看样板间好不好看,户型大小是否合理。从来没有想过人家的样板间在装修上花了多少钱,一般情况下一个样板间装修的费用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不仅按照**美的视觉效果设计,更是对装修用料一掷千金。试问咱一般老百姓能在装修上花多少钱?4.8万整装的广告满大街都是对吧! 拆招:对于精装房来说,当前并无精细法条约束精装修,也令精装房成为楼市的模糊地带,购房者更应格外留意,在看样板间过程中,如销售员承诺装修标准的话,购房者不妨留下文字、照片资料,来比对收楼后的精装修标准。购房合同中,不妨咨询专业人士,对于“名牌”这样的模糊字眼进行确认,否则弹性太大无章可循,购房者后期维权反倒容易处于不利境地。 样板间猫腻六:管线"消失",不放家电让人误以为空间很大 一般情况下,样板间不会设置水、煤气、暖气等管道线路。而空调之类的家电都是摆设,用不着穿墙破洞,但在装修时,你就会发现那些管子往往无情地纵横在你眼前。 拆招:样板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装好了,有很多是经过相机磨皮的,所以购房者在看房时要考虑现实生活中你还会需要哪些装置会占用空间。 样板间猫腻七:一切实物为准 这一条是专门针对精装房的,样板间内一般都会有一句“一切以实物为准”,这就需要小伙伴们注意了。意思就是:交房时的防盗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以及整体橱柜的样式或品牌等都有可能与样板间不符。 拆招:遇到这样的问题,消费者除了收房前要事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外,就是多留一个心眼,注意一下合同细节,**好是能从合同中抠字眼,与商家做个约定,以免日后问题出现,让开发商借此开脱。 2016-06-27 12:22:16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在“加速去库存”的共识之下,打造华美的样板间已成为开发商们吸引购房者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样板间已经成为卖房的必需品。殊不知样板间虽美,里面有N多的陷阱!今天就带您一眼看透“迷人”假象,希望对您置业有所帮助。 假象一:空间大?原来是非承重墙被打通 迷惑指数:四星级 如果您不会看户型图,那就要小心了。 一般户型图中用实线和虚线来区别墙体与窗户, 实线代表墙体,虚线代表窗户。然而,实线的墙体中又有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之分。有的样板间将墙体打掉换成一面玻璃,这就大大增加了空间的宽阔度。 建议:拿着户型图看样板间,边走边看,碰到不一样的地方,一定问清楚,避免房不对样。 假象二:要么家具缩水 要么不放家电 迷惑指数:三星级 小编看过很多项目的样板间, 其中有很多为了节省空间就不摆放家电,乍一看,空间着实够用,但仔细想想,生活所需的家电都去哪了呢?而且还有好多样板间中的床不是想象中的1.8×2米,包括家具在内,尺寸都是缩水的。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样板间的空间,让人产生“足够用”的错觉。 建议:看样板,您不妨带一把尺,看到哪就量到哪,这样就不容易被缩水假象“迷惑”啦。 假象三:没有门 镜子却很多 迷惑指数:三星级 细心的购房者不难发现,为了增加空间,设计者还有一招,那就是“没有门”,这就无形中为样板间加分。 而且,镜子在样板间中随处可见,镜子透明、反光,是房屋设计中备受青睐的物品之一,因为它是增加视觉深度和空间感**好的物品。看房时要设想一下,如果不用镜子,整体效果会如何。 建议:做事多个“心眼儿”总是有好处的,**起码不能轻易被忽悠, 看样板间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假象四:高度与厚度有猫腻 迷惑指数:五星级 市场中的样板间,或者是建在楼盘里长期作为样板间使用,或者是建在售楼处里,方便客户到访。在楼盘里的样板间表面猫腻都容易被识破,而建在售楼处里的样板间大家就要注意了,因为这里墙体高度和厚度都可能会有猫腻,墙体厚度只有正常墙体的一半,或者样板间举架高于实际交房标准,**后发现买到的房怎么就没有样板间那样宽敞,既有心理落差,又无处诉苦。 建议:做一个细心的购房者,问清房屋举架,用尺丈量,与销售人员协商,尽快看房。 假象五:样板间永远不关灯 迷惑指数:四星级 走进样板间, 我们会发现很多美感是通过灯光打造的,吊灯、壁灯、射灯等等,而且,灯光强弱的转换,也让房间变得美轮美奂,往往在这样的前提下照射进房间的自然光就很容易被忽略。其实,样板间不关灯不单单是为了产生视觉美感。我们要知道,日常生活不能完全靠灯光来照明,采光才是重中之重。 建议:大胆要求销售人员关灯,然后走进每个房间,切实感受采光效果。 假象六:看不到管线 迷惑指数:五星级 水、电、煤气在每个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在样板间中,参观者基本看不到管道、电线,因为这是占空间、影像视觉的东西。但要明确的是,这些管线的铺装是真实存在的。 建议:详细了解管线的安装位置,包括会占用哪部分空间,做好心里预期。
-
答
看完华丽的样板间马上就想买房了?这就正中开发商下怀,因为建造样板间的**大目的就是让购房者产生购房冲动。 绍兴买房注意事项,第一步就是躲过样板间的陷阱。 镜子魔幻屋 样板房总是能把玻璃和镜子用到极致,那种通透感可能正是你要追求的,因为感觉光照好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里原本没有玻璃,又是什么效果呢?这点开发商自己**清楚,原来实际的房子其实没有你现在看到的那么大,光线没有现在那么好。怎么办呢?设计师说了,用玻璃啊,再加上镜子,这样看房者的眼睛就花了。也许你会说,用玻璃和镜子装饰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呀?是没什么不好,起码好看。但是现实是在玻璃和镜子前你还能放什么东西呢?样板房里的几样家具,其实完全不能满足你生活的实际需要,玻璃和镜子帮你放大了眼睛里的空间,同时减少的是你的实际空间。 外观吸眼球 通常我们在样板房里还能看到一些新颖的材料,它们那么恰当地用在墙上,让我们感觉非常时尚。可是工作人员会告诉你,这个在交房时是没有的。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除了遗憾外也会安慰自己,反正自己也可以以后加上。于是我们看到的2000元装修标准和实际享有的是不一样的,虽然开发商并没有隐瞒事实,但他欺骗了我们的眼球,我们眼球的满足直接反馈给大脑,大脑因为正愉悦着,所以没有去想,真正要享有这样的标准,我们实际上还要多付出。 位置景观好 当我们站在样板房里向外眺望时,通常外面的景观都是好的,视野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可是你买的房子也会这样吗?这似乎是很难的。因为房产商选择样板房时,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位置。在**好的位置建造样板房,通常能减少购房者不少疑问。比如一个本来容积率接近4的楼盘,它通常就会在小区别的位置单置一个样板房,这样你就看不到周围高耸的楼盘,看不到你可能被遮掉的阳光。 面积很满意 我们看样板房的时候,常常都觉得面积似乎够大,可真正搬进去时,可能感觉面积似乎小了点。所以我们在看样板房的时候不妨注意一下实际面宽,因为实际房子的厚度往往厚于样板房。一般来说,厅的宽度在4米左右为好,而南北进深**好在 10-12米,如果能拿到工程图纸那就更好,因为这是**实际的东西。另外当我们看中宽敞气派的大堂和楼梯间时,也不要忘了你的实际得房率正在降低。
-
答
在商品房销售中经常会提到样板间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样板间呢? 样板间是商品房的一个包装,也是购房者装修效果的参照实例。样板间是一个楼盘的脸面,其好坏直接影响房子的销售。样板间是楼市发展的一个产物,也是住宅文化的一种表现,作为楼盘销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样板间已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重视和广大购房客户的喜爱。 样板间有两种。一是:开发商装修的,主要为售楼而用,一是:装饰公司为在小区开展业务以优惠价装修,为促销而用,前者以展示房间格局为主,后者以展示设计和施工为主. 样板间的风格设计,一定要简约,在风格上可以多样化,可以不限制的融合,但是不要极端的营造特定某种风格。我相信选择样板房而不是别墅的消费者,已经在潜意识构思简单约的居住空间,而往往单一的特定风格容易让部分业主望而却步,而简约也正是满足选择样板房的消费者。 样板间设计流程: 一.了解项目信息:项目区域、位置、面积、价位、项目定位,周边同类产品等 二. 与销售人员沟通,客户定位,做客户虚拟 三. 根据客户虚拟软装风格定位,出软装方案设计 四. 软装方案汇报、沟通 五. 签订软装合同 六. 提交软装清单 七. 细化清单、定货下单 八. 收验货入仓库 九. 布场:①装饰灯具—②家具—③窗帘—④地毯—⑤饰画—⑥饰品 [2]十. 交接:①列交接清单—②点货—③双方签字确认—④提供现场完成照片以便保洁人员回复饰品摆放原样 成象设计提出样板间设计“用软装讲故事”的概念,是目前**有效的样板间软装设计理论。大意是通过分析此楼盘的目标客户,虚拟出一个“居住者”的形象,所有的软装、配饰、甚至她刚换下的衣服等等细节都围绕这个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展开布置。给参观的购房者更真实的感觉,比起以往华而失实的样板间能更好的提升销售机会。
-
答
过去的2014年,诸多房企业绩普降。在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为了拉动销量,不少开发商使用各种伎俩推销楼盘。对于购房者而言,尤为要谨慎看待,尤其是新手购房者来说往往还是会忽略很多细节问题,不注意就会被忽悠。 巨坑一:暗地放大样板间 无论是买精装房还是清水房,看样板间都是选房的必要步骤之一,很多购房者甚至把样板间当成了自己的买房标准,想象着以后拿到手的房子也将是如此,殊不知那美美的样板间里隐藏着无数的小秘密。当真正交房时,才发现实际住房与样板间相差太远已经晚了。其实样板间就如同时装秀,是开发商的T型台,是展示项目自身品质的平台。每每去看七八十平米的小套三样板间时,都觉得大小刚好,设计十分合理。殊不知很多开发商往往会将75平米的样板间做到90平米,使房间看起来显得更宽敞,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巨坑二:注意“一切以实物为准” 这一条是专门针对精装房的,样板间内一般都会有一句“一切以实物为准”,这就需要小伙伴们注意了。意思就是:交房时的防盗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以及整体橱柜的样式或品牌等都有可能与样板间不符。同时,样板间不会设置水、煤气、暖气等管道线路。而空调之类的家电都是摆设,用不着穿墙破洞,但在装修时,你就会发现那些管子往往无情地纵横在你眼前。 巨坑三:开发商违规收费 在销售房产时,开发商一般都会以巨大的赠送面积来吸引购房者,窗户多半是全赠送或者半赠送。不过,他们默认地不会把窗户封好,要封窗的话还要另外收取一笔费用。但是开发商收的这笔费用一般都是上千元,比自己找工人封要贵很多。同样,涉嫌乱收费的就是物业费,收取了较高的物业费,却没有提供相等的物业服务,保安态度极差,甚至辱骂殴打业主。 巨坑四:定制家具“偷工减料” 很多人都知道样板间内的床是定制的,有的床长才一米五,大家注意,是长。此外,衣柜、沙发以及其他家具的尺寸也都是有问题的,不少楼盘样板房的衣柜厚度只有30多厘米,而正常衣柜厚度一般不能少于45厘米。因为都是日常所需的家具,所以大家更关注使用功能,反而容易忽视尺寸上是不是动过手脚。**后等真的搬进去,就会觉着怎么放都不对。 巨坑五:被隐藏部分很重要 购房者在售楼部看房时,销售员会拿沙盘来定位楼盘如何如何好,但购房者往往会忽略一些被开发商隐藏的部分。比如,加油站、变电站、高压线等。买房时这些设施也不会在沙盘上标示。即便有购房者提出疑问,置业顾问也会以“正与政府洽谈中”“这些项目很快会迁走”等理由予以推脱。看沙盘时要特别留意垃圾站的具体位置,分清垃圾站是常规垃圾堆放处还是临时堆放点,临时堆放点会不会变成永久堆放点。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小区附近有没有垃圾中转处理站。 巨坑六:五证不全无法办理 消费者在购房时,要注意一点,有些开发商做的是城改项目,五证没有齐全,就把房子卖出去了,所以按揭要等2年甚至3年后才可以办理。开发商美其名曰:为购房者承担一部分利息,让购房者有更充足的时间攒钱,为购房者减少还款压力。听上去多么的美好,实则是开发商没有办理按揭的条件和能力。 巨坑七:配套承诺很好交房却是另类景象 在成都,不少开发商在推楼盘时,往往会向你推介园区周边配套规划,幼儿园、高档会所、**、运动场、时尚商业街等等一应俱全,但由于开发商与购房者所签的合同中往往没有园区周边配套规划的内容,使得承诺的园区周边配套成为一纸空文。 巨坑八:承诺交通条件优厚 购房时,很多售楼小姐、置业顾问,都会向你介绍楼盘的交通条件,比如轻轨(地铁)、公交线路等。但是具体轻轨几号线,具体通车时间,有可能你买的房子交房后轻轨还没有修好,或者公交线路规划不到位。 巨坑九:土地使用权限 对于这点,购房者尤为要注意,置业顾问一般不会提土地使用年限的问题。可能你买的房子,使用年限比其他人的少上几十年。土地使用年限,是根据土地的使用性质,自取得该地的使用权之时算起。住宅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开发商在拿地几年后才开始建房,而购房者要按土地出让金的比例支付费用。 巨坑十:故意制造房源紧缺假象 一般而言,开发商出于“捂销”、“惜售”、藏好房等用意,售楼人员会很自然地告知你**看中的那套房屋已售出,让你放弃第一需求。你可用一次性付款的方式,来诱导置业顾问说出真相,之后置业顾问就会以有人退房为由,向你提供所需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