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过程中,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专有名词搞晕,不知如何计算和处理。尤其是令人头疼的公摊面积。公摊面积的计算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上,购房者在购买的过程中,对于计算公摊面积所涉及的数据是不得而知的,因而公共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也没办法算出。 一、公摊面积的概念 所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如今,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商品房都有公摊面积。 二、公摊面积的组成 公摊面积是各产权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公摊面积少就好吗? 三、公摊面积的计算 现在高层住宅公摊面积计算方式为, 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各套 ( 单元 ) 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一般高层的得房率都在80%左右,也就是说有20%的公摊面积。假设你买了一套100平米高层住宅,拿房时实得面积只有80平米左右,原本看似面积够大的房子,瞬间就挤了。100万的房子,20万是在给公摊面积买单。 四、共同面积越少越好吗? 对于公摊面积,不少人总觉得越少越好,这自然是对的,但目前市场中,不少人总会将得房率作为判断公摊面积少的唯一标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由于建筑设计的提升,不少户型中都有了赠送的空间,无论是地下室、阳台还是飘窗,很多开发商会将赠送面积算入到套内面积计算,由此计算对于公摊来说,面积不光一点都没减少,相反却能获得很高的得房率。为此,高得房率≠公摊面积少。 对于公摊而言,如果面积太小,则公共空间,例如楼梯、大堂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公摊面积越少对于个人来说,则是好事。对于整体而言,则在美观上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不少公摊实际上是可以进行利用,而一梯1户或一梯2户则是目前**好利好公摊面积的建筑设计。但由于公摊面积还是属于公共区域,要利用好的话,也要更为慎重。 以上就是公摊面积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了公摊面积的一些风险,希望对购房者有所帮助。
公摊面积比例多少**合适 公摊面积是什么
144****1442 | 2016-06-21 10:31:01-
137****2333 公摊面积,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也是在很多购房者眼中“白花”的钱。究竟公摊面积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多少才算合理呢?小编将为您介绍购房公摊面积的组成和摊派方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摊面积如何组成 所谓公摊面积,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为: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其中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二、公摊面积怎么摊 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影响居住的舒适度。那么公摊面积如何摊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个可以用来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楼公摊系数。住宅楼公摊系数计算方法为:需要公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公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然后用各单元参加公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摊面积。其中,需要公摊的面积要由产权部门测绘队实地测量。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 2016-06-21 10:36:01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公摊面积,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也是在很多购房者眼中“白花”的钱。究竟公摊面积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多少才算合理呢?小编将为您介绍购房公摊面积的组成和摊派方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摊面积如何组成 所谓公摊面积,即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根据2000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执行。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 1、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 2、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为: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其中包括物业管理)用房。 二、公摊面积怎么摊 公摊面积过大,势必降低房屋的性价比,过小则影响居住的舒适度。那么公摊面积如何摊才算合理? 目前有一个可以用来考量的概念,即住宅楼公摊系数。住宅楼公摊系数计算方法为:需要公摊的共有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参加公摊的各单元的建筑面积总和,然后用各单元参加公摊的建筑面积乘以分摊系数,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摊面积。其中,需要公摊的面积要由产权部门测绘队实地测量。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不过,每个楼盘,甚至一个楼盘各幢房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房屋的公摊面积要实地测量,要根据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关配套情况来定,没有限定的范围。
-
答
很多购房者在买房过程中,对公摊面积的计算不是很清楚,而公摊面积的具体比例如何界定?公摊面积的详细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做简单的整理。 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要大于多层的公摊面积。多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8 只是个大概数。 高层的: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0.65(0.65-0.7) 因为没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国家的**低标准就可以。 有效面积系数和结构面积系数实际是书本上的东西,根本不适用,也没有人用。 房屋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及使用面积的计算方法 高层塔楼的使用率是72-75%,高层板楼的使用率是78-80%,多层住宅的使用率约为85%左右。所谓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内使用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其中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与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是指实际的房屋利用面积,即,又称地毯面积;而套内面积一般是指套内建筑面积,是套内使用面积与套内分摊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1 、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内表面尺寸计算,墙体有复合保温、隔热层,按复合层内皮尺寸计算; 2、 烟囱、通凤道、各种管道竖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3、 非公用楼梯(包括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4 、住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阳台、壁柜等 5 、套内使用面积系数:房屋按套(单元)计算面积时,使用面积系数为套内使用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加按规定应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比率(%)。 建筑面积怎么算,使用面积怎么算啊? 首先了解几个公式: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公摊系数 公摊系数=建筑总公摊面积÷建筑总建筑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面积 1、套内使用面积,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地毯面积”,简单说,就是把你家所有面积全铺上地毯,能铺多少面积的地毯,就是多少的套内使用面积。 2、套内墙体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包括户型内部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全部计算),两户之间的分隔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外墙(按照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三个部分。 3、阳台面积,封闭阳台按照全部面积计算,不封闭阳台按照一半面积计算。 4、公摊面积,建筑内的楼电梯间、消防通道、为本楼服务的配电房、水泵房等附属设施用房、外墙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这些全部计算为公摊面积。 通常在无电梯的多层建筑中,公摊系数在5-10%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超出10%的也有可能,不过少见。 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5-20%之间。 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5%之间。 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2%之间。 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20-30%之间。
-
答
为什么楼越高公摊面积越大:1、公摊面积是指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2、关于公摊率,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在20%-25%左右。3、楼层高的公摊面积大原因:同一块地,楼层高的要比楼层低的公摊大小区内的公共绿地,也就是除开房子外的地方,是所有住户平均分摊的,不管是高层底层,这一部分的公摊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高层公摊要比低层高呢?多出来的公摊面积又是从何而来:拿一个三十层的高层,和一个十二层的小高层作比较,公共部分公摊,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楼栋内的配置公摊。一个三十层的高层必须有两台电梯,否则一台电梯出现故障,你就要爬楼上30层了。而一个12层的小高层,通常只有一台电梯,因为首先住户比较少,其次发生故障还能爬楼,12层爬上去除开老人小孩,偶尔爬一次还是问题不大的。那么多了一台电梯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四米左右的井道公摊,电梯门口还有过道,这又造成了进一步的公摊扩大化。此外高层住户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逃离的人数比较多,那么根据建筑的消防要求,高层的消防通道比较于底层的消防通道面积应该更大,因为需要撤离更多的人,所以增加安全通道又有一个走廊面积需要,造成了公摊的进一步扩大化。比较下来,高层比低层需要多公摊一个消防通道和一个电梯井道,外加与之配套的走廊,而且高层的承重墙体更厚,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墙壁投影面积的一半也被算进了我们的公摊,所以不难想象高层25%的公摊和小高层18%的公摊,这个差距就这么产生了。
全部3个回答 > -
问 公摊面积多少合适答
一般来说,楼层越高公摊越大。目前市场上也遵循一个公摊比例的惯例。联排叠拼别墅,公摊为1-8%;7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公摊为7-12%;7-12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0-16%;而12-18层的小高层,公摊为14-20%;18-33层的高层住宅,公摊为16-24%。不少购房者对公摊面积概念的认识较模糊,认为公摊面积大就是让自己吃亏,其实不然,公摊面积达到上述的房屋比例,居住的舒适性才会更高。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