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款需要先知道自己的贷款还剩余多少 这个可以在个人征信报告或者给贷款银行打电话查询都可以查的到的 然后电话办理预约还款 预约时间后 主贷人带上还款卡 产权证 或者购房合同 贷款合同 然后到银行办理就可以了 在提前还款的时候需要把钱存到还款卡里
全部3个回答 >提前还贷是否划算?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51****3885 | 2024-09-01 16:53:22-
166****9160 提前还贷?听说可以省利息,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不太清楚。 2024-09-10 15:44:10
-
131****5255 提前还贷要量力而行,考虑资金成本和投资回报。 2024-09-08 22:08:10
-
134****2624 提前还贷可减少利息支出,但需考虑违约金、资金成本和投资机会。建议评估个人财务状况后决策。 2024-09-05 17:13:54
-
132****9046 提前还贷?有钱任性,没钱认命。 2024-09-02 09:39:50
-
184****6748 提前还贷可节省利息,但要权衡资金成本和投资机会。 2024-09-01 22:49:44
-
150****3113 提前还贷是否划算,需考虑贷款利率、剩余本金、还款方式及个人资金状况。若贷款利率高于投资回报率,且有足够资金,提前还贷可减少利息支出。但需注意违约金、资金流动性及税收影响。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综合评估后决策。 2024-09-01 22:48:54
-
答
-
答
等额本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贷款,包括本金与利息。(每月还款额中,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但总体要比等额本金多付不少利息)。优点:每个月还款额固定,方便还款;缺点:还款利息多,后期提前还款不划算。等额本金把贷款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与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前期还款压力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贷负担逐渐减轻)。优点:总支出较少,后期提前还款划算;缺点:每个月还款额不固定,前期负担重。哪些人群适合提前还贷呢?1.不善于理财的人,只晓得把钱存在银行;2.不喜欢欠债的人,只喜欢无债一身轻;3.想以房子作为融资工具,贷更多款;4.购房时间短,还款初期的人。 哪些人群不适合提前还贷呢?1.使用公积金贷款或贷款时已享受较低折扣的利率优惠;2.等额本金还款已过三分之一;3.等额本息还款已过二分之一。 提前还贷有哪些需注意?1.银行提前还贷时间有所差异大部分银行均要求至少还款一年后才可以申请提前还贷,但也有个别银行表示随时可以申请提前还贷。2.银行调整利息周期不同对房贷族而言,若银行正处于降息通道,那肯定是调整越快越好;相反,若在加息周期,自然是调整的越慢越好。3.提前还贷需缴纳违约金银行提前还贷相当于提前终止了与银行的合同,这是需要缴纳违约金的,因此,要仔细查看贷款合同中有关提前还贷的要求。如不满足条件,银行会可能收取一部分违约金。但由于各城市、各银行的规定不同,贷款人需提前向银行做好咨询工作。4.还完贷款后记得撤销抵押登记无论是在合同期内还是还完贷款的,还是提前还款的,购房者在还贷完成之后都不要忘记办理撤销抵押登记。
全部3个回答 > -
答
现在没有什么政策可言没有时间限制没有违约金如果还部分贷款,必须是整数万;提前还部分贷款只能还一次;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的会计是不是把你的帐还清了,你在还款存折上存上钱之后一定在以后的两天登记一下帐户情况,也就是去柜台打一下折,看看你的钱是不是被扣光了,如果没有扣光,必须找信贷部门咨询。
全部4个回答 > -
答
借款人直接去贷款行申请提前还款,银行会收取部分违约金,办理房贷提前还款要注意以下事项:1、银行允许的提前还贷时间不同。大部分银行要求还贷满一年之后可以申请提前还款,部分银行能随时提前还贷,在提前还款时要注意贷款行的还贷时间;2、一般房贷的贷款年限在10年以上,在这个周期里银行调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处在降息通道中,显然是越快调整越划算;3、不管是提前还款还是按合同还完贷款的,还完贷款后一定要办理撤销抵押登记。
全部5个回答 > -
答
你的问题其实有些复杂,不只在考虑经济因素(还考虑到提取公积金)。如果单从经济方面考虑利弊的话,其实核心问题就只有一个,你目前的贷款利率是多少,如果是公积金贷款或商贷打7折的情况,那么可以肯定的说,完全没有必要提前还款。这两种目前的贷款利率和3年期定存利率差不多持平,也就是说你把闲钱存成3年定期,就弥补了贷款的利息,提不提前还都没有额外的利息损失了,钱留在手里还能应急使用。如果提前还了,再有需要用钱的时候,贷款就拿不到7折了,其他用途的消费贷款,也不能拿到公积金贷款,提前还不划算的。如果贷款利率是8.5折或基准利率或者是上浮1.1倍的话(这些情况下,定期存款已经无法弥补贷款利息了,要有更高回报的投资来弥补),考虑到你目前没有什么明确的投资意向的情况下,我建议可以考虑提前还。至于还多少,剩下的选哪种方式还,从经济方面考虑,基本没有差别,看你的其他方面因素了(比如公积金提取年限,或月供压力等)。
全部4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