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规定,月供不得超过月薪的一半,即收入证明的月薪必须开到月供的二倍以上。二,收入证明的月薪包括:工资,奖金,年终奖,这奖那奖,防暑降温费,洗理费,这费,那费等等等等,只要能确认是你的收入,把它们全加在一起,除以12,这才是收入证明的月薪。
全部4个回答 >房贷一般每月还工资的多少呢?谁能说说呢?
137****2248 | 2019-07-18 16:29:45-
142****8613 夫妻月收入3500左右,每月贷款还款应控制在2000元以下。一般你买套房子贷款30万、贷款20年。每月还款在1980元。
贷款20万、20年、每月还款1320元。
2019-07-18 16:30:26 -
152****8978 如果是第一次申请贷款,和$信用卡等拖欠,贷款利率是3.465/1000的月利率,每一万元每个月101元,20万元每个月是2020元的月供。2020*120=的数据减去20万元就是所要支付的贷款利息。
2019-07-18 16:30:15 -
144****2472 国家取消实物分房后,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个人贷款买房,不少中、低收入者也正在盘算着自己这点工资收入能否贷款买得起房。
到底月收入多少才能贷款买房呢?这个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拟购房的地理位置、房屋面积、每平方米的价格、**款的能力等等。但**终决定的是你的月收入。目前,银行一般掌握月均还款额原则上在个人或家庭(夫妻可共同申请贷款)月收入的65%至15%
之间。也就是说,个人或家庭**多只能拿出月收入的65%偿还银行贷款,而剩余的35%要确保个人或家庭维持正常的生活,同时个人也得考虑每月还有什么必要的支出,如:老人的赡养、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等。还贷款的方式: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实行贷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有三种还款方式:①按月等额还本付息,②等本还款法,③等本递增还款法。目前银行基本采取按月等额还本付息的方法,即从第一次还款到**后一次还款,每月还款额都是相等的。(如遇法定利率调整,即于次年初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
例如:你准备购一套8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房子,房屋总价约为32万元,申请商业贷款,**款需交20%,即6.4万元,剩余25.6万元。银行规定贷款只能贷1万元的整倍数,所以**多只能贷25万元。如贷款25万元、时间是20年的话,月均还款额为1731元,那么你的月收入必须达到2663元。如夫妻共同申请,两人的月收入也必须超过2663元。如申请公积金贷款,则必须是公积金缴存人,**款只需付房屋总价的10%,贷款额**高39万元,时间**长30年,利率比商业贷款约低一个百分点左右。下面是一万元各贷款年限的月均还款额,根据个人准备贷款的数额和年限,乘上表中相应的月均还款数,就是你每月该还的款,再跟你月收入比较就会知道适合不适合你
2019-07-18 16:30:00
-
答
-
答
其实贷款现在是必须要具备收入证明的,收入证明也要单位盖章,还要留单位电话,银行还要打电话回访是否真实的,这样就跟你月收入挂钩了,收入证明至少必须是月供的2倍以上,比如说你月供2000元你收入证明至少要开4000元以上,但是你说的只是你的收入2500元,如果你已经结婚,你跟你家属的收入加起来能超过4000元是一样的,夫妻本是共有人,也自然共同承担还款义务。
全部3个回答 > -
答
一般情况下建议月供不超过月收入的30%,按照你的家庭情况,每个月可支付月供为5100元。在等额本金以及等额本息中,建议采用等额本金还款,即每个月逐月减少还款金额,这样算下来比等额本息还款额4428.25少支付利息近5万。可以搜索一下房贷计算器,自己计算一下。如果有公积金,可以每年或者今年提前还款,但要看清楚银行是否有这方面的违约处罚。
全部4个回答 > -
答
,人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的贷款年利率是4.9% ,按基准利率试算,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还款,利息总额是199284.62元,每月还款金额是2496.86元;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还款,利息总额是172990.42元,每月还款金额逐月递减。
全部3个回答 > -
答
1、20年贷款利率不可能为3%,目前,一年期基准利率为5.31%.2、还款方式选择上,如你选择等额本息,就是每月还一样的款,前期基本在还贷款利息。计算公式如下:(90-20)*(1+贷款利率)*20年/12*20月3、选择等额本金递减,就是一开始还款较多,每月递减还款。前期压力较大,但所付的利息跟前面的等额本息比较起来,20年贷款的话,利息约差5万元。计算如下: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此种还款方式,适合生活负担会越来越重(养老、看病、孩子读书等)或预计收入会逐步减少的人使用。
全部5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