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婚家庭中夫妻双方的个人遗产包括其个人婚前财产,以及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2,再婚夫妻的个人的婚前财产中,不包括原配偶去世后未分配的遗产部分,原配偶的遗产应按其遗嘱分配或者按法定继承后,继承的遗产属于个人婚前财产3,继父母与继子女间形成抚养、赡养关系的,按法定继承分配遗产时,彼此可以成为对方第一顺序继承中的父母、子女4,继父母继承继子女遗产的,或者继子女继承继父母的,不影响其继承亲生子女或者亲生父母遗产的权利
全部3个回答 >再婚家庭房产怎样分配问题?
155****5808 | 2019-05-21 18:06:00-
142****9791 你好,对你问题提供参考如下:
1、继父与你母亲再婚后买的房子,属于他们两人婚姻共同财产,每人一半产权。
2、继父与继母再婚时,继父的生子女如果已经满18周岁,与你母亲不形成抚养关系;若未满18周岁,则形成抚养关系。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你母亲有赡养义务,没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法律未规定一定要承担赡养继母义务。
3、你父母离婚时,你判给父亲,因此,你与继父之间不是抚养关系。
4、《继承法》第二掌第十条规定“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包括继子女、养子女)、父母”。
根据继承法,继父与你母亲之间可以相互继承对方的遗产。而 继父的生子女是他们父亲遗产法定继承人,你是母亲遗产的法定继承人。 2019-05-21 18:06:42 -
156****7259 对于遗产,首先要分清楚是父母婚前的财产还是之后的财产。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各方婚前的财产属于各自所有,由各自的子女进行继承。如果对方子女对老人进行了赡养的话,可以依法分得部分财产。对于父母婚后的财产,首先要在父母之间进行一次划分,在划分之后划归于过世方一方的财产再由未过世的父亲或母亲与过世方子女共同进行继承。 2019-05-21 18:06:41
-
158****3369 如果没有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夫妻间的财产属于以下财产性质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
(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对于继承遗产的所得,指的是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即使婚姻关系终止前并未实际占有,但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6)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7)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8)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得部分夫妻共有。 2019-05-21 18:06:29 -
137****2677 赠与合同是实践合同,必须在赠与物交付后方能成立。我国**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8条规定:“公民之间赠与关系的成立,以赠与物的交付为准。赠与房屋,如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办理了过户手续的,应当认定赠与关系成立;未办理过户手续,但赠与人根据书面赠与合同已将产权证书交与受赠人,受赠人根据赠与合同已占有、使用该房屋的,可以认定赠与有效,但应令其补办过户手续。”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对房屋的30%拥有共有权。 2019-05-21 18:06:24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婚前男方买房,房产证写女方名字,视为对女方的赠与,婚后这房子属女方个人财产,离婚时男方无权分割,没办法,谁让男方被爱情冲昏头脑了呢!依据婚姻法规定,你们婚后再购买的房屋,则为夫妻共同财产,若离婚,原则上将进行平均分配。
全部4个回答 > -
答
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果没有约定,离婚时,无需分割。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十九条 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全部3个回答 > -
答
1.先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以确定遗产份额。2.如果没有遗嘱,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范围:前妻或前夫的子女,配偶,再婚后生育的子女,再婚后共同生活的前妻或前夫的未成年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原则上平均分配遗产。3.同一顺序继承人不平均分配的特殊情形:A.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B.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或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C.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D.经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10条和第12条规定: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②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各继承人均等分配遗产:《继承法》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全部5个回答 > -
答
建议提前及时做好财产的归属分配工作并形成书面文件。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