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毫米到30毫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全部3个回答 >请问高层建筑伸缩缝宽度一般是多少?
158****5088 | 2018-12-25 18:36:49-
138****8705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100mm
设置部位: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大间距一般为30~75m。
设置要求: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基础不必断开。 2018-12-25 18:37:21 -
144****7327 高层建筑伸缩缝的间距,当高层建筑未有采取任何可靠措施时,其伸缩的**大间距见高层规程4.3.12条规定。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少。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适当减小。
欲增大伸缩缝**大间距,或甚至不设伸缩缝,其关键在于如何减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如何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13条: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2018-12-25 18:37:15 -
147****4351 墙体中设置的伸缩缝,是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大的地方。伸缩缝间距因为建筑体的构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结构的建筑体的伸缩间距是不一样的,大概的范围就是在40~100米之间的,一般的变化较大的可能伸缩缝间距就会小一些,二变化小一些的伸缩缝间距就会大一些。
而墙体伸缩缝宽度一般的要求都是大概在20~100mm。 2018-12-25 18:37:06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答
-
答
理论上是的,但是一般的居民房不一定有。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沉降缝。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房屋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沉降缝与伸缩缝不同之处是除屋顶、楼板、墙身都要断开外,基础部分也要断开,使相邻部分也可以自由沉降、互不牵制。沉降缝宽度要根据房屋的层数定,五层以上时不应小于120mm。
全部4个回答 > -
答
高层建筑伸缩缝的间距,当高层建筑未有采取任何可靠措施时,其伸缩的**大间距见高层规程4.3.12条规定。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少。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适当减小。 欲增大伸缩缝**大间距,或甚至不设伸缩缝,其关键在于如何减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如何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13条: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全部3个回答 > -
答
高层建筑伸缩缝的间距,当高层建筑未有采取任何可靠措施时,其伸缩的**大间距见高层规程4.3.12条规定。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少。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适当减小。 欲增大伸缩缝**大间距,或甚至不设伸缩缝,其关键在于如何减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如何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裂能力。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3.13条: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置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墙体中设置的伸缩缝,是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大的地方。伸缩缝间距因为建筑体的构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结构的建筑体的伸缩间距是不一样的,大概的范围就是在40~100米之间的,一般的变化较大的可能伸缩缝间距就会小一些,二变化小一些的伸缩缝间距就会大一些。而墙体伸缩缝宽度一般的要求都是大概在20~100mm。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