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楼市政策应强化中长期调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的问题

来源:吉屋   2023-07-20 18:44:28
杭州买房交流群-52群(344)
加入群聊

今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共计超过300次,为稳定楼市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城市的调控政策过于短期化,要想促进楼市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加强中长期的调节思维,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解决房地产市场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民生保障均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各地因城施策,不断强化调控政策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各种调控政策轮番出台。但是回顾过去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城市的调控措施存在一定滞后性,往往是在楼市出现过冷或过热后才出台的,这多属于补救性政策。短期的临时措施固然是必要的,并且其效果往往能够立即显现,但往往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楼市调控既要着眼当前,更要兼顾长远。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要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并且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跨周期调节工具。楼市调控需要增强前瞻性和预见性,统筹做好政策衔接。一些城市在制定调控政策时,缺乏连贯性,甚至屡改屡辞,容易造成不稳定的预期。同时,不少城市过于侧重从需求端进行调整,而供给端的调控举措则显得不够。政策的稳定性是稳定预期的基础,预期的稳定性则决定了市场的稳定性。

当前,楼市的预期较弱,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围绕稳定地价、稳定房价、稳定预期的调控目标,夯实主体责任,丰富政策工具,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按照一城一策的思路,各地应进一步明确楼市调控政策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并完善政策配套,防止调控失效。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是城镇化,而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是产业化。

对于各地来说,楼市调控需要与产业规划形成协同,提升城市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布局力度,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此外,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还可以深化面向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楼市调控区域协调机制,将大城市和周边中小城市的供需、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纳入统筹考虑,解决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不同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从人口流动的情况来看,净流入城市和净流出城市的住房存量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作出应对。近年来,新增城镇人口明显向一二线城市流动,新市民和年轻群体的住房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而一些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人口净流出的态势,尤其是对于没有产业支撑的中小城市来说,需要严防大规模无序开发和对房地产的投资。因此,调控政策既要警惕全局性供给过剩的风险,也要关注热点城市供应不足的矛盾。楼市调控既要稳定预期,又要防范风险。传统房地产市场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建立良性的房地产发展模式需要实现“人房地”之间的良好联动,推动房地产企业尽快转型。同时,要同时调整住房存量和增量,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的适配,解决住房市场中的深层次问题,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 房地产调控
  • 中长期调节
  • 楼市政策
买房交流群 344 人正在讨论杭州楼市
杭州买房交流群-52群(344)
杭州在售楼盘
杭州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