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种有物业保安把守大门或进出要刷卡,与外界不开放的小区。这种小区原则上不再新建,今后要慢慢推行街区形式,像美国那样。
全部3个回答 >什么是封闭住宅小区
152****6031 | 2018-06-27 00:31:25-
157****4085 就是那种有物业保安把守大门或进出要刷卡,与外界不开放的小区。这种小区原则上不再新建,今后要慢慢推行街区形式,像美国那样。 2018-06-27 00:33:03
-
148****3696 不少网友对“推广街区制,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发表了看法。归纳网上讨论的意见,有一条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对街区制给予了肯定。同时,一些网友也存有疑虑。
我们认为:一是街区制是对世界城市规划经验的总结,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二是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它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因此,《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在理解和落实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真全面理解好“逐步”两个字。“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
二是《若干意见》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在制定办法过程中,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
三是要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住建部希望,要全面准确把握《若干意见》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文件的本意,不要误读。只有全面准确理解文件精神,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住建部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2018-06-27 00:32:52 -
143****0987 封闭式小区
封闭式小区,且不论封闭的程度如何,大都有明确的边界,这在建筑规划上的专有名词,叫做“红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区的围墙和大门,它就像一个圈一样,将几幢建筑物、公建配套、绿地以及称之为邻居的人们,一道划了进去。只是不少小区里又再分出了“圈里”和“圈外”,只是这个圈,有的是实物层面的圈子,有的则是人际关系上的分界线。受调的晨报社区观察员表示,封闭式小区在形式上能够提升业主们的归属感,但这种感情的获得,更多地来自于业主对社区的认同。
封闭式小区的来源
封闭式小区的建设高峰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单位大院,城市里各个独立的单位圈一块地,建一个集办公生产、居住、后勤以及各项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院子,作为福利提供给职工,外人不能随便进出。到现在,因为历史延续性,单位大院仍然是国内许多城市的基本构成之一。有数据统计,光北京就仍现存3700多座单位大院。
另一个高峰期是1998年之后。当年我国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一时间,房地产大热。建筑形式、景观设计、物业管理、社区营造、生活理念等许多方面都成为开发商努力追求的“卖点”:顾客喜欢安全和私密的环境,那就实行封闭式管理,少设置出口,周边围墙盖起来;中国人喜欢居住得依山傍水,那就在小区内部精心打造宜人的景观。这样一来,封闭式小区成了我国小区开发的主流形式,且越是高端住宅区,封闭性有越强的趋势。
**新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
封闭小区的缺点
1,城市交通受阻
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
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2,街道活力丧失
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器官”。
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
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是不是很有爱?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 2018-06-27 00:32:39
-
答
-
答
封闭式小区封闭式小区,且不论封闭的程度如何,大都有明确的边界,这在建筑规划上的专有名词,叫做“红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区的围墙和大门,它就像一个圈一样,将几幢建筑物、公建配套、绿地以及称之为邻居的人们,一道划了进去。只是不少小区里又再分出了“圈里”和“圈外”,只是这个圈,有的是实物层面的圈子,有的则是人际关系上的分界线。受调的晨报社区观察员表示,封闭式小区在形式上能够提升业主们的归属感,但这种感情的获得,更多地来自于业主对社区的认同。 封闭式小区的来源封闭式小区的建设高峰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单位大院,城市里各个独立的单位圈一块地,建一个集办公生产、居住、后勤以及各项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院子,作为福利提供给职工,外人不能随便进出。到现在,因为历史延续性,单位大院仍然是国内许多城市的基本构成之一。有数据统计,光北京就仍现存3700多座单位大院。另一个高峰期是1998年之后。当年我国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一时间,房地产大热。建筑形式、景观设计、物业管理、社区营造、生活理念等许多方面都成为开发商努力追求的“卖点”:顾客喜欢安全和私密的环境,那就实行封闭式管理,少设置出口,周边围墙盖起来;中国人喜欢居住得依山傍水,那就在小区内部精心打造宜人的景观。这样一来,封闭式小区成了我国小区开发的主流形式,且越是高端住宅区,封闭性有越强的趋势。
全部3个回答 > -
答
1,城市交通受阻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2,街道活力丧失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器官”。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是不是很有爱?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3,服务设施不足虽然根据《居住区规范》要求,每个小区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且不说我们的小区内的商业设施是否完全配备,即使种类配备完全了,也不过就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小区内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人的需求,就更不用说我买个东西还想“货比三家”了。相反的是,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内,开发者不惜下重金建造游泳池会所等高端设施,但使用人数有限,**后还是不得不对小区外顾客开放。很多反对的人,或许时间不那么紧张。6年以前,一位中关村大佬跟小编说,一线城市里**宝贵的是时间,每人每天拥有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3小时,这还包括了我们坐地铁的时间(你总要刨去工作、睡眠、吃饭等时间吧)。如果住在一个封闭式的小区,每天为满足自己衣食住行而浪费的时间,汇总起来,其实也挺恐怖的。开放式小区是顺路买菜买水果,封闭式小区是绕着弯儿买菜买水果。有浪费的功夫,不如去读几本闲书。商业设施的天性就是公共性和开放性,它应该通过扩大服务对象来分摊经营成本,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其经营内容和方式。现在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山大。试想,一个封闭的小区,如何嵌入更多的服务业?如何让居民生活更方便?很多人担心开放式小区的安全问题,但在小编看来,就业增加所带来的社会稳定,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全部3个回答 > -
答
1,城市交通受阻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2,街道活力丧失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器官”。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是不是很有爱?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3,服务设施不足虽然根据《居住区规范》要求,每个小区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且不说我们的小区内的商业设施是否完全配备,即使种类配备完全了,也不过就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小区内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人的需求,就更不用说我买个东西还想“货比三家”了。
全部3个回答 > -
答
全封闭小区缺点1,城市交通受阻研究表明,在大中城市内部,城市支路的间距一般宜小于 300 米,且越临近市中心路网越密,地块分划越细。如果每个住区占地都广达十几公顷以上,且不允许被穿越,则城市路网的组织势必稀疏、断续,密度降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城市如果每平方公里有100到120个街口,这样的城市是宜居的,因为它非常便利,马路小小的,但是路网非常密,商业、服务设施可以到处分布。纽约这种街区,就是1平方公里120个路口甚至还要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一平方公里只有十几个路口,北京则是一平方公里只有14个路口。这样的架构,没人时空空荡荡,一旦人口集聚,立马拥堵:路网不够密,马路修得再宽,毛细血管不发达,人流、车流都无从疏散。对于疏解交通来说,增加道路密度比增加车道其实更重要、更有效。住区规模过大常常导致城市道路被阻断,城市道路遇到小区,不是嘎然而止,就是绕道而过。这也正是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道路越修越宽,立交桥越修越多,但城市交通却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2,街道活力丧失加拿大记者雅各布斯在其著名的城市规划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大力提倡街道的作用:人行道是“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器官”。封闭式小区的一个问题是,在进行环境设计和公建配置时,通过一道围墙或者栏杆,把具有重要公共和商业价值的住区临街界面放到了小区内部。但是除了交通功能外,我们平时的很多活动,如购物、休闲、运动、交往等都可以通过街道空间来完成。封闭式小区不仅不允许小区边缘的住户及单元直接面向街道,甚至长达二、三百米远只有一、两处配备保安的出入口。雅各布斯在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街道芭蕾”图景:孩子们在公共空间玩耍嬉戏,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但是在我们的城市里呢?有道路(road)却少街道(street),封闭空间所造成的空间断裂比比皆是。大学、居住区、公共建筑、高楼大厦围栏冰冷,相互之间缺少支持与共享,没有形成真正的城市性空间。3,服务设施不足虽然根据《居住区规范》要求,每个小区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且不说我们的小区内的商业设施是否完全配备,即使种类配备完全了,也不过就是各种服务提供一两家,根本不足以满足一个小区内少则上千,多则上万人的需求,就更不用说我买个东西还想“货比三家”了。相反的是,在一些高档住宅小区内,开发者不惜下重金建造游泳池会所等高端设施,但使用人数有限,**后还是不得不对小区外顾客开放
全部3个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