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三线四档”发布一年,房地产行业有什么不同吗?

来源:吉屋网   2021-08-27T10:54:28
威海买房交流群-89群(441)
加入群聊

“三线四档”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政策从2020年8月至今,在摸索中经历了近一年时间。回顾这一年,看房企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未来又有哪些期待。更加关切的想了解,那些经历了行路难、多歧路的房企们,如今安在?

 

“三线四档”影响深远

 

“行业发展的好时候已经过去,房地产公司依赖融资杠杆弯道超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之所以这么说,在他看来,完全是由于“三线四档”政策的出台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变革。

 

所谓“三线四档”,是指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12家房企出席会议。会上提出三个监管要求,即“三道红线”: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根据“三道红线”踩线的条数,监管部门将房企分成“红、橙、黄、绿”四档管理,每降低一档,有息负债规模增速上限增加5%,即使是处于绿档位置的房企,有息负债年增幅也不得超过15%。而“踩线”数量越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降杠杆压力越大。按照监管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房企正式进入降杠杆测试期。到2023年6月底,12家试点房企的“三道红线”指标必须全部达标,2023年底所有房企实现达标。这一举措被认为是颠覆了房地产行业过去发展的底层逻辑,一时间在行业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贝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表示,如按照“三线四档”有息负债增长规模的要求统计,仅TOP60上市房企每年预计将少增长约9371亿元的有息负债。这将极大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稳健经营,有效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优化全社会资源配置。

 

调控效果加速显现

 

“三线四档”政策出台已经一年,调控效果相当显著,不少房企的财务情况得到改善,不仅控制了总有息负债规模的增长,债务结构也优化显著,还有部分企业快速下降至黄档甚至是绿档。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其监测的99家重点房地产企业财务情况来看,现金短债比和净负债率两项指标相比2020年上半年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净负债率的平均值,相比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从不同的颜色档位来看,处于绿档的房企明显扩容,与去年年中的13%相比,占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达到了35%;黄档房企占比下降,相比去年年中下降了6个百分点,至45%;此外橙档、红档房企占比也有所下降,分别下降至9%、11%。

 

整体来看,自“三线四档”政策出台以来,99家样本房企中有41家房企成功降档,其中24家成功回归绿档。在降档的房企中,降一档的有35家,降两档的有5家,有一家房企成功连降三档,直接从红档企业变为绿档企业。此外,在2020年踩线的房企中还有部分已提出了降档时间表,大多规划未来3年内力争“三道红线”的全部达标。

 

据央行披露,2021年二季度末,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一方面,房地产贷款增速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提升以及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说明金融资源在社会分工的角色中达到了更好的均衡,为全社会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金融基础。”

 

倒逼房企专注产品升级

 

以前,房地产行业发展主要依靠融资来驱动投资,对融资依赖度较高。“三线四档”政策对于长期“高融资、高负债、高杠杆”发展的房企来说,无疑是近年来*重磅的政策之一。

 

北京房协表示,“三线四档”是房地产行业调控由需求端向供应端的重要调整,将成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中的重要举措,预计该项政策在未来的执行阶段,适用范围和指标维度会“更广更深”,监管执行力度会“只严不松”。

 

进入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加精准、高频,政策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合力,短期内房企压力倍增,但从长期看,则会加快房企的转型升级,努力寻找合适的定位与发展的契机。

 

 回顾一年,此轮三线四档的房地产金融调控效果显著,未来将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调控的力度不会放松。无论哪类房企,未来都将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都将面临去金融化的行业新趋势,或是为生存、亦或是为发展,都需要在转型升级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房地产行业正在发生深度的重构,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战略方向,房企可以在租赁市场、物管服务、社区养老、城市更新、数字经济等更细分的领域中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布局企业新的增长曲线。长风破浪会有时,行业已过直挂云帆时代,而是需要行稳致远方可济沧海。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威海吉屋网

 


  • 三线四挡
  • 房地产
买房交流群 441 人正在讨论威海楼市
威海买房交流群-89群(441)
威海在售楼盘
威海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