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经济与文化双轮驱动
来源:吉屋 2025-01-20 18:04:00太原市政府于1月14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相关情况。该规划于2024年12月15日获得国务院批复,明确了太原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具备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太原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与文化传统,还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备发达的交通网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与交通枢纽建设
《规划》围绕“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致力于保障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需求。太原将大力推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清徐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建设,积极推动太原临空经济区、低空经济产业园、清徐通航产业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以促进产业集聚与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此外,强化交通枢纽功能是推动经济流通的重要举措,规划中提到实施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推进高铁西站、中鼎、大盂、清徐等重要枢纽建设,全面提升太原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的能级,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强中心城区与南北两翼的道路和轨道交通。
文化保护:历史文化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
在文化方面,《规划》强调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的构建,整体保护“两山拥城、汾水中流”的自然地理格局,以及晋阳古城遗址、太原府城及东、西山历史文化带的历史人文格局。通过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太原将守护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根基,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与传承。同时,规划还将挖掘古都晋阳、千年府城、红色太原等文化价值,创新多元文旅消费场景,加快晋阳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文化新名片,推进府城品质提升,构建府城文道体系,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
生态建设:生态空间保护与环境治理
生态方面,《规划》坚持底线思维,基于空间资源禀赋,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774.42平方千米,明确汾河生态水脉、东西山生态屏障等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完整性。通过“四治一体”推进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太原将加强对汾河流域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将为太原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经济、文化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助力太原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 太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动经济与文化双轮驱动 2025-01-20
- 太原市公布新的停车收费标准,引发争议 2025-01-19
- 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山西省首个突破 2025-01-19
- 中北大学阳曲校区建设助力地方发展 2025-01-18
- 太原市尖草坪区和小店区三宗土地成功出让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