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公摊面积将全面取消?买过房的人白白亏钱?

来源:吉屋网   2021-01-20 16:24:00
涿州买房交流群-97群(432)
加入群聊

  上世纪80年代,李嘉诚首次提出公摊面积这一概念,并迅速在香港推广开来。1995年,住建部发布《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将公摊面积引入大陆。

  不过没过多久,香港方面便发现,部分黑心房地产商利用公摊面积大做文章,各类注水公摊面积层出不穷,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于是便在2013年取消了公摊面积。而在内地,公摊面积却一直沿用至今,同样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不少购房者看来,公摊面积完全就是在花冤枉钱,让自己的购房支出平白无故增添了不少。

  什么是公摊面积

  所谓公摊面积,是指整栋楼共用部分的建筑面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拥有。如今,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住房的公摊面积越来越大,测量方法也越来越复杂。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等,都被纳入了公摊面积之中,甚至连小区门口的保安室,也要算在你的公摊面积里。一般来说,不带电梯的房子公摊面积约为15%,电梯房的公摊面积则约为25%。

  公摊面积所存在的矛盾

  在不少人看来,虽然电梯井、过道、设备间等等都是在为自己服务,但这些应当属于开发商为住房所提供的配套服务,理应由开发商负责投入建设,不应该购房者伸手要钱。如果没有这些配套设施,谁又会去买这类住房呢?开发商嘴上说着小区建设如何如何出众,实际却以公摊面积为名,从购房者的手中赚取更多的利润。动辄数百万的房产,却要多花数十万的“冤枉钱”去买公摊面积,购房者们自然不愿接受。

  官方对于公摊面积的态度

  其实对于公摊面积这一问题,官媒早已作出了表态。此前,新 华社曾针对公摊面积这一问题做出过12个字回应: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由此可见,公摊面积的确存在着一定不合理性,损害了购房者们的利益。

  除此之外,住建部曾下发《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当中明确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套内面积进行计算的话,相当于是变相取消了公摊面积。虽然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但既然已经提出,也就意味着未来很大可能将会成为现实。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该对已经买房的人做出补偿吗?

  我们不妨来算这样一笔账。假如一套电梯房的总价为100万元,公摊率25%,相当于当中包括25万元的公摊面积费。如果开发商需要对已经购房的业主进行补偿的话,按照每户25万元来算,开发商至少需要补偿上亿元,显然并不现实。

  同时,有专家指出,即便是取消了公摊面积,已经买房的人也无法得到补贴。毕竟在早期买房的时候,虽然要承担公摊面积,但也享受到了房屋增值所带来的收益。并且政策是阶段性的,面向的是未来的购房者,先前的购房者并不会受到波及。

  其实老百姓们对于公摊面积的不满,主要还是存在于公摊面积提高了购房支出,白花了一笔冤枉钱。为此,有专家表示,即便是“一刀切”式取消公摊面积,房价也会相应上涨,并不会对降低购房成本。因此,与其“一刀切”式取消公摊面积,不如加强对于公摊面积方面的监管,杜绝不合理现象,让老百姓们真正明白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不花“冤枉钱”。


  • 公摊面积将全面取消?买过房的人白白亏钱?
买房交流群 432 人正在讨论涿州楼市
涿州买房交流群-97群(432)
涿州在售楼盘
涿州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