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政经谭 | 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 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

来源:观点地产网   2022-07-18 10:02:09
加入群聊

统计局付凌晖:随着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 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

7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总的来看,二季度中国经济克服多重压力挑战,主要指标止住下滑态势,实现企稳回升。

下阶段,尽管受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经济运行面临较多困难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明显,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国民经济有望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统计局:上半年GDP为562642亿元 同比增长2.5%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披露,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分产业看,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增长5.0%;第2产业增加值228636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亿元,增长1.8%。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分产业看,二季度产业增加值18183亿元,同比增长4.4%;第2产业增加值122450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31亿元,下降0.4%。

国家统计局指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不利影响明显加大,经济发展极不寻常,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严重冲击,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疫情反弹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生产需求边际改善,市场价格基本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统计局: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 住宅销售额下降31.8%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2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资51804亿元,下降4.5%。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488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99429万平方米,下降2.9%。房屋新开工面积66423万平方米,下降34.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8800万平方米,下降35.4%。房屋竣工面积28636万平方米,下降21.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0858万平方米,下降20.6%。

1—6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1.8%。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7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3.5%。

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6847亿元,同比下降25.3%。其中,国内贷款9806亿元,下降27.2%;利用外资55亿元,增长30.7%;自筹资金27224亿元,下降9.7%;定金及预收款24601亿元,下降37.9%;个人按揭贷款12158亿元,下降25.7%。

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5.40。

另悉,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3074亿元,同比增长3.5%。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95%。

分产业看,产业投资6827亿元,同比增长4.0%;第2产业投资84694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179909亿元,增长4.0%。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1%。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7%,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9%,道路运输业投资下降0.2%,铁路运输业投资下降4.4%。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5%,中部地区投资增长10.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8.0%,东北地区投资下降0.9%。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港澳台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9%。

统计局:6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领头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2年6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6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趋稳,同比继续走低。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2022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趋稳,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同比继续走低,同比上涨城市个数减少。

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上海涨0.5%,广州涨0.3%,深圳涨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1个和21个,比上月均增加6个。

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3%和1.1%,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2和0.6个百分点。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8%,上海上涨3.4%,广州上涨0.3%,深圳上涨3.6%。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2%;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8%和3.7%,降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6和0.5个百分点。

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1个和12个,比上月分别减少2个和1个。

北京市统计局:6月份北京CPI环比由升转降 上半年同比上涨1.8%

北京市统计局7月15日公布,2022年6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2.5%。1-6月份,北京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1.8%。

从环比看,6月份CPI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3%,影响CPI下降约0.4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消费品价格下降0.6%;服务价格上涨0.4%。

随着鲜菜上市量增加及产地北移运输距离缩短影响,鲜菜价格下降14.5%;新果大量上市,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11.0%转为下降8.8%;鸡蛋价格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1.9%;6月份以来,生猪市场出现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猪肉价格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6.0个百分点。

由于国际能源价格高位运行,我市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6.7%和7.3%;疫情影响线下服务消费,电影及演出票、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6%和3.0%。

从同比看,受去年基数较低影响,6月份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8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27.0%,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上涨8.0%,涨幅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上涨7.1%,涨幅比上月回落9.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3.4%,降幅比上月收窄15.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2个百分点。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3.5%和36.5%;飞机票价格上涨32.5%。

深圳:一处不动产仅能设立一个居住权 居住权人可以有多个

7月13日,深圳市司法局发布《深圳经济特区不动产登记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据《登记条例》说明介绍,《登记条例》共计7章、121条,保留了原《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部分特色制度,删除了不合时宜的条款;细化了上位法关于居住权、嘱托登记、单方申请的具体内容;三是创新了继承权登记、历史遗留登记问题的解决路径,并融入了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新成果。

具体来看,《登记条例》细化继承、遗嘱、遗赠相关不动产登记规定。在法定继承转移登记中,需要全部法定继承人关于不动产分配的协议等材料,遗嘱、受遗赠转移登记中,需要当事人关于遗嘱、遗赠抚养协议真实性的承诺。

此外,明确居住权登记申请材料及办理流程。由于居住权是针对一个不动产单元,规定一个不动产登记单元仅能设立一个居住权,但居住权人可以有多个。

值得注意的是,《登记条例》取消了"楼花"抵押,按照国家体例为预售商品房办理抵押权预告登记;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制度,实现不动产登记机构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住房建设、教育、机关事务管理、民政、税务、公证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

观点新媒体还获悉,《登记条例》落实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再将房地产、海域、林权等各类不动产分别登记立法,将各类不动产登记纳入统一规范,以统一不动产登记依据;明确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经济特区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将搬迁补偿协议进行预告登记的程序进一步细化,并将搬迁补偿协议办理预告登记的项目类型扩大至土地整备、旧住宅区改造等项目。

上海: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打造一等别绿色金融中心

7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五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为打响"上海服务"的品牌,将着力促进服务功能进一步升级。

《意见》指出,着力促进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力实施新一轮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把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与打响"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品牌紧密结合起来,策划一批名片式重大活动,实施一批指引性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坐标性重大载体,深化推进"上海品牌"认证与推广。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上海将增强金融服务全球定价能力,完善和推广面向全球集中清算行业的"上海清算标准"加快推动建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和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还将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打造一等别绿色金融中心。增强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推动开展境外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试点,建设国际海事司法中心。

  • 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