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环境 打造水韵龙城新格局
来源:吉屋网 2018-04-17 15:12: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市将全面改善水生态系统作为建设美丽绿色的生态之城的首要着力点,按照"源头治理、蓄水调洪,雨污分流、河水复清,快速交通、绿色长廊,连片改造、全面提升"的要求,推进汾河干流、支流治理及系统开发,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水经济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水生态环境。
打造水韵龙城新格局
全面推进晋阳湖、汾河干流、边山九河综合整治,彰显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一湖点睛、九河环绕、两泉复流”的水韵龙城新格局。
“一水中分”,加快推进汾河综合治理,实施汾河沿岸河道和绿地景区绿化恢复,新建一批小游园、小绿地,创建一批园林化居住区、先进居住区和标兵居住区。同时,配合沿河两岸棚户区改造和片区整治,建设绿色长廊,把汾河及两岸打造成展示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品位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湖点睛”,推进晋阳湖和晋阳湖湿地为*的大生态建设,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打造山水一体、河湖连通、产城共建、古今交融、人文自然辉映的*生态功能区,使其成为健康旅游目的地和集生态、文化、功能、品质、景观于一体的璀璨明珠。
“九水环绕”,着力推进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北排洪渠、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等9条支流的综合整治,打造起点为东西山,终点为汾河,总长度为156公里,贯通城市东西向的交通及景观性快速通道,沿线打造一批山青水秀景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充分展现“锦绣太原城”的风采。
“两泉复流”,采取汾河干流古交渗漏段建坝蓄水、屯兰川渗漏段建坝蓄水、晋源区柳子河、牛家口拦河蓄水、清徐晋泉水量保护等工程措施,修复晋泉、兰泉两大岩溶泉。晋祠泉域实现自然复流,展现晋祠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的地胜泉嘉美景。
雨水利用率要达七成
在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方面,将加快提高城市蓄排水能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降雨就地消纳利用率达到70%左右。
改造提升南坪头、马庄、七府坟等水库、缓洪池以及太榆退水渠防洪设施。
实施东西山水源地调水工程,满足环城水系生态补水需求。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和应急供水设施建设,提高应对高温、干旱缺水的能力。
完善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管网建设,尽快实施分质供水,开展城市供水双管道建设,提高再生水利用率。保护娄烦饮用水源地,全面推进汾河水库上游、上兰村周边涵养区等环境综合整治。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我市将建立完善的城市供水、节水、排水、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和雨水利用等“六水”联动信息平台,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构建现代节水型农业体系,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鼓励采用深松整地、土壤保水剂等技术,提高土壤吸纳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严格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倒逼企业节水改造,提高节水能力。到2020年,万元 GDP 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比2015年下降一成多。
按照“分段管理、属地负责”原则,对汾河流域干支流河道实行“河长制”管理。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共同治水,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深化水权、产权和水价改革,完善水生态补偿机制。
二期双水岸
公园式城市新区
青春小户 摄乐桥
![](https://mimages.jiwu.com/images/v7.0/jlq2.png)
- 太原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交易成功出让五宗土地 2024-07-12
- 大西高铁全线贯通:连接晋陕,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4-07-12
- 太原迎泽大街和滨河西路公交站点调整情况 2024-07-12
-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控规调整详解 2024-07-12
- 小店区小升初政策大调整:九年一贯制学校增加,摇号范围扩大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