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2023年7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来源:吉屋   2023-08-07 15:01:29
青岛买房交流群-51群(473)
加入群聊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7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土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为3377.03万㎡,环比下降46.09%;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3208.71万㎡,环比下降27.43%。与此同时,土地市场的溢价率持续下降,流拍率大幅上升。全国主要地级市的溢价率为4.8%,环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流拍率为19.38%,较上月上升5.1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土地市场的热度在7月份有所降低,市场流拍现象加剧。

供应量下降,住宅用地“量缩质提

7月份土地市场的供应量出现了下降,特别是住宅用地的供应量。从地块性质来看,7月份住宅用地供应呈现“量落价涨”态势,而综合用地和商办用地的供应量也双双下跌,其中住宅用地和综合用地的供应量下降超过了40%。从各等级城市来看,7月份各等级城市的供应量都出现了下降,其中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降幅都超过了50%,二线城市的供应规模较上月下降31.3%,但略高于去年同期,同比小幅上涨了5.05%。此外,推出楼面价方面,一线城市的推出楼面价同环比双双下降超过20%;二线城市的环比下降,同比上涨;三四线城市的供地质量明显提高,推出楼面价同环比双双上涨。总体来看,7月份土地市场的供应量虽然下降,但地块整体品质仍较高,推出楼面价同比实现了连续上涨的情况。预计随着8月份到期的供地清单数量增加,供应规模有望回升。

土地成交量价齐落,一线城市成交稳中趋升

7月份土地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住宅用地的跌幅最小。土地成交量为441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为3208.71万㎡,同比下降46.61%,环比下降27.43%;成交楼面价为5825元/平方米,同比下跌8.88%,环比下跌17.75%;土地出让金为1869.13亿元,同比下跌51.4%,环比下跌40.33%。供应端收紧加之销售回款速度较慢下,房企拿地信心受到了挫折,土地市场的成交动力明显下降。从地块性质来看,住宅、综合和商办用地的成交量和成交价都呈下滑态势,其中住宅用地的降幅相对较小,成交量和成交价的环比降幅均低于15%。展望后市,中央及多个高层会议表态支持加快推出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举措,销售端复苏有望加快,房企拿地信心也将随之上升,下月土地成交有望显露出回稳向好的迹象。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相对较稳定,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成交热度明显下降,各等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规模均呈现同环比下降的态势。

热度回落,流拍加剧,一线城市高溢价低流拍并存

7月份土地市场的热度持续回落,流拍现象加剧。溢价率为4.8%,环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热度再度下降,溢价率已连续3个月下降,且仍处于中低位水平。流拍率为19.38%,较上月上升5.13个百分点,仍处于历史高位。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既有高溢价又有低流拍的情况,二线城市的成交热度明显下降,三四线城市的流拍现象大幅增多。各等级城市的溢价率环比均下降,其中二线城市的降幅最大,但均略高于去年同期的溢价水平。一线城市的溢价率为6.76%,较上月回落1.63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约2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的溢价率仍处于最低水平,且已连续4个月下降,本月环比降幅最大,较上月下降了2.08个百分点,略高于去年同期0.34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的溢价率较上月下降1.27个百分点,为4.68%,高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流拍率方面,一线城市的流拍率同环比双降,二线城市的流拍率微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三四线城市的流拍现象大幅增多。一线城市的流拍率为3.13%,同环比分别下降了2.14个百分点和4.7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的流拍率为10.43%,较上月微降0.1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2.23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的流拍率最高,为25%,达到了近17个月流拍率的高峰。总体来看,7月份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相对稳定,二线和三四线城市则面临着低溢价和高流拍的压力。

上海土地收金领先,房企拿地金额首位

7月份土地市场的热度依旧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城市,上海、北京的土地出让金位居第一和第二。上海土地收金达到了406亿元,其中上海的土地收金规模最大,成交了17宗地块,带动了一线城市整体成交规模的稳步上升。北京的土地出让金为155亿元,宁波和南京的土地收金表现也不错,分别超过了100亿元。整体来看,房企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国央企仍然是拿地的主力,民营房企的拿地速度有所放缓。从土地成交总价TOP10榜单来看,一线城市几乎占据了全部,其中上海的地块数量最多,共有6宗;其次是北京,上榜了2宗;广州和南京各有1宗。这些地块中,只有3宗是底价成交的,其余7宗都是触顶成交。上海松江区洞泾镇的地块以706.63亿的成交总价位居首位,闵行区华漕镇的地块以614.8亿元的成交总价位居第二,大兴区西红门镇的地块以54.05亿元的成交总价位居第三。此外,广州和南京的地块都是以底价成交的,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50.5亿元和292亿元。

国央企仍为拿地主力,民营房企出手放缓

从7月份房企的权益拿地情况来看,国央企仍然是主要的拿地主力,而民营房企的拿地速度有所放缓。中国铁建位居拿地金额首位,7月份的总权益拿地金额为93.28亿元,不仅在上海、苏州、合肥等核心一二线城市有所斩获,而且在长三角地区的布局也十分明显。华发股份位居第二,7月份的权益拿地金额为70.63亿元。建发房产和首开股份的拿地力度也增加,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拿地金额都超过了60亿元。从房企权益拿地金额TOP15榜单中各类性质企业数的变化来看,市场复苏的持续性减弱,国央企逐步成为土地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而民营房企的身影则逐渐减少。

  • 2023年7月全国主要地级市土地市场供应量和成交量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买房交流群 473 人正在讨论青岛楼市
青岛买房交流群-51群(473)
青岛在售楼盘
青岛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