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重要信号出现!下半年,这些城市警惕下跌

来源:大咖聊房   2021-06-30 09:55:41
启东买房交流群-100群(391)
加入群聊

上周,很多人都在探讨所谓的“二手房停贷”。

在我看来,不过就是屁大点事。

所谓的二手房停贷,一句话就能讲明白——

银行房贷集中管理后,上半年的房贷余额不足,暂时收紧了二手房贷款,把更多的余额让给新房;

毕竟开发商才是大户,毕竟新房业务才是大头,毕竟开发贷油水更多。

一旦下半年信贷额度补上来,马照跑,舞照跳,继续嗷嗷闹。

当下,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潜藏在一堆垃圾新闻中的两条伏笔——

*,二手房指导价政策,正在肆意屠杀投机者;

第二,土地出让,正从“拍卖模式”转入“招标模式”。

这两条伏笔,将在未来的楼市大杀特杀。

楼市投机主义,正在消亡。

1

投机的终极奥义是,有肉见可见的利差。

过去两年,诸多城市能长期保持“楼市虚火不灭”的根本原因是——

它们的楼市里,存在着两个的巨大利差。

一个是,一二手倒挂。

另一个是,地价倒挂。

二手卖的比新房还要贵,土地拍的比房价还要高。

扯淡的是——

这两个巨大利差,极其透明且确定。

旁边的二手,比新房贵1万/㎡,这到手能不赚钱?

旁边的土地,眼看逼平房价了,这买到能不暴击?

压根不用专家分析,更不用数据推演。

是个人,都肉眼可见;拴条狗,都想上去咬一口。

更扯淡的是——

这两个巨大利差,你还长期管不住。

新房能限价,那是因为预售证在你手里,你说批多少,那就批多少。

而二手房源,全在房东自己手里。我说卖多少,那就卖多少。

你不让我挂链家和贝壳,那我就走私下交易。

你管天管地,能管得住房东卖房拉稀?

正因为二手房价的难以管控,就导致了以下这种情况——

新房越限价,倒挂利差就越大,新房市场就越难抢。新房市场越难抢,需求越被倒逼到二手市场。需求越进入二手市场,房东越敢惜售,越敢挂高价。

而土拍同样是如此。

过去的土地出让权,全在地方手里,我说拍多少那就拍多少。

地价便宜了,我就饿房企两年。但凡饿上两年,我就是端碗粉丝上来,你也能抢出燕窝的价格。

地价贵了怎么办?上面要问责了怎么办?

来来来,咱们土拍限价!

但要竞配建、竞自持、竞保障房。

看起来地价是没涨,但是自持比例提高了,配建比例提高了,保障房比例提高了。

刨除保障房、自持房和配建房之后,正常商品房的地价咔咔又涨了!

正因为土地市场的难以管控,就导致了以下这种情况——

调控越调越狠,但地价越涨越高。地价和房价之间的套利鸿沟,越拉越大。地都涨成这批样了,房子以后得涨成啥样?

管得住新房,管不住二手。只要二手嗷嗷涨,新房越限价越香。

管得住楼市,管不住土地。只要地价嗷嗷张,楼市越调控越慌。

利差不停,投机不止。

2

管不住的二手市场,在深圳栽了个大跟头。

4个多月前,深圳正式出台了“二手住宅成交价格参考机制”。

也就是,所谓的“二手房指导价”。

这个指导价,极为妖孽——

几乎每一个小区的官方参考价,都比实际成交价要低;

诸多小区的官方参考价,要比实际成交价低2-3万/㎡;

部分红盘的官方参考价,要比实际成交价低50%,甚至能达到100%。

比如,华润城二期的实际成交价已经达到17万/㎡以上,而官方参考价只给到了13.2万/㎡。

这个参考价,丝毫没参考当时的二手市场,纯粹参考的就是华润城4期的新房价格。

这个指导价,嘴上说的“以二手网签价为基础,结合周边新房价格”。

实际操作中——

只结合新房,不参考二手!

我但凡看一眼二手价格,就算我输!

指导价刚出台时,深圳楼市依旧正在风头上。

一众人骂骂咧咧,表示丝毫不慌。

官方指导价,只指导官方,指导不了我。

它指导它的,我卖我的!

我但凡看一眼指导价,就算我输!

当时我的回复是,嗯,有道理,但你依旧是个憨批。

官方指导价,的确指导不了你,但指导得了银行。

银行在批复房贷时,将严格按照指导价来批。

现如今——

深圳的指导价玩儿了将近5个月,银行按照指导价批房贷也批了将近5个月。

深圳楼市怎么样了?

好,精彩的一幕来了!

深圳二手指导价出台后,大量千万总价的房子,首套*被干到了7成,二套*被干到了8.5成。

比如,华润城82㎡的两房,市场成交价1500万,正常*3成450万。

现在指导价1082万,银行按指导价评估,*多只能贷款757万,*直接被干到5成。

你想用个*贷、抵押贷,加上杆杆强行上车?

严查经营贷的铁锤,干不死你。

挂着深房理的绳索,血还没干呢。

一个二手房指导价,再加上一个严查经营贷,让深圳的二手房市场直接丢掉了一大半的客户。

二手房指导价出台4个月后,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跌到了近10年来的*点——


5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跌入3000套,同比减少60%;

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连续两周下跌,环比连续下跌15%、10%;

相比去年高峰期,二手房成交量已经下跌10000套。

前期杠杆过高的房东,已经崩了!

比如,宝中深业海岸城。

一期总价2050万的房源,下跌300万,跌至1750万。

二期总价1800万的房源,下跌450万,跌至1350万。

比如,此前扎了海量投资客的南山诺德国际。

这两天,一套66㎡的房源,已经跌入960万。这个价格,已经跌回去年的“715”。

一年的涨幅泡沫,四个月化为泡影。

此时此刻,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不得不说——

失去杠杆之后,深圳二手房正濒临绝境。

更扯淡的是——

二手房濒临绝境之后,也把新房拖入了深渊。

遥想一年前的深圳新房,摇号抢房是那般炙热。

华润城4期开盘,8128人抢503套房,竞争是那般激烈。

为什么抢?

说白了就是新房比二手便宜,有倒挂空间和套利空间。

现在二手房指导价出了——

二手房指导价,就按照新房价格来指导。房贷批复,就按照指导价来批复。

杠杆没了,二手房跌了,倒挂空间缩小了,套利空间也缩小了。

于是——

曾经抢到爆的新房市场,也不那么香了。

近期深圳新入市的5个楼盘,客房比都小于2,摇号命中率都超过50%。甚至龙华恒壹四季华府房客比为0.67:1,供给大于需求。


都说二手市场不好管,都说一二手倒挂是刚性套利,都说打新是必赚的生意……

深圳仅用了一招,仅用了4个月,就把所有的刚性套利打断了——

以新房价格作为二手指导价,以二手指导价作为房贷批复价。

一手打断杠杆,一手打断套利。

把杠杆撅折,把成交量打断,把二手推入深渊,把套利打平。

让二手拖着新房,一起向下坠。

3

管不住的土地市场,在上海栽了个大跟头。

一周前,上海连续三天的*轮集中土拍落下帷幕。

我全程关注了上海的土拍,看完之后,我只想说——

上海,牛批!

在央企、马甲和地wang横飞的全国*轮集中土拍中,上海几乎创造了一个奇迹——

所有土地的成交溢价率,全部控制在10%以内;

整场土拍,没有马甲满天飞,且没有国央企一家独大;

堪称*轮集中土拍中,*公平、*温和、*健康的一个城市。

这一切的基础,建立在上海刚刚实施的土拍新政上。

让全国城市挠头的土地市场,被上海一个土地新政,收拾的服服帖帖。

上海这次的土拍新政,有三个亮点。

这三个亮点,大概率将在未来成为土地管控的样板,全国推广。

上海土拍的*个亮点,控制*溢价,且不竞配建。

本次上海土拍之前,就已经限制了所有土地的*溢价率。

*溢价,不得超过10%。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跳出来说——

限制溢价率,也是老把戏。

很多城市,早都在玩。只要碰到10%的溢价率红线,就开始竞配建和自持。

上来直接报到*价,接下来就拼谁配建的保障房多,谁自持的比例高。谁狠,谁拿地。

只要配建和自持比例高了,地价还是上去了。

溢价率10%,但自持个40%,地价还不是涨到飞起。

所谓的竞配建和竞自持,本质就是——

地方和房企一起苟且,变相抬高地价的工具。

而上海这次不仅控制*溢价率,而且不玩竞配建、竞自持的把戏。

一旦碰到*溢价红线,上海土拍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环节——

一次性报价。

上海土拍的第二个亮点,一次性报价。

前面说了,上海这次土拍会设置不超过10%的*溢价。

房企的竞价,一旦超过*溢价,就采取一次性报价——

让所有竞拍者一次性报价,谁*接近平均值,谁中标拿地。

竞配建和竞自持的变相抬高地价,消失了。

价高者得的哄抢抬价,也消失了。

上海的土拍,就变成了限价规则内的纯拼运气。

这个时候,肯定还有人跳出来说——

一次性报价,也是老把戏。

苏州,早在2016年就在玩。只要开始拼运气,那就开始拼马甲。

一个开发商,带100个马甲,一起报价。

谁的马甲多,谁的中签率就高。

到*后,全特么便宜了国央企和大房企。

他们一手垄断土地,一手垄断楼市,还不是想卖多少卖多少。

而上海这次不仅控制*溢价率,不玩“竞配建,抬地价”的把戏,而且还有效控制了土地垄断。

本次的上海土拍,为了规避土地垄断,引入了一个新的杀手锏——

135分打分制。

上海土拍的第三个亮点,招挂复合打分制。

这套杀手锏的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不足7家,那就所有房企一起入围竞拍环节。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超过7家但不足12家,那就前6家房企入围竞拍环节;

如果这宗土地的报名房企,超过13家,那就前7家房企入围竞拍环节。

这套杀手锏,相当于设置了一道门槛,控制了进场的房企玩家。

控制了玩家量,也就控制了土拍的热度。

前6名和前7名的排序,是怎么排的?

按照135分的打分来!

所有参与土拍报名的房企,会依据经济实力、技术资质、项目经验和受让管理等4大版块,挨个打分。

谁的分高,谁入围竞拍!

经济实力32分,主要看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净收益;

技术资质17分,主要看信用评级、开发资质和百强排名;

项目经验41分,只要看一线城市相关开发业绩。

这三个板块,都还比较常规。

其中,*****牛批的就是“受让管理”这个版块。

这个版块,占了45分。

一家房企,上来就给你满分,但你每在上海拿一块地,就扣15分。

一旦45分扣完,基本上你也就丧失了短期在上海抢地的资格。

你不是爱抢地么,你不是爱拍地wang么,你不是爱哄地价么……

来来来!*多给你4次机会,甚至不用4次!

只要3次,就该滚犊子了。

什么叫公平?

这就叫公平。

想抬地价?给你10%的*溢价红线。

想靠竞配建变相抬地价?一次性出价,纯粹拼运气。

想拼马甲垄断开发?招拍复合,谁分高谁入局,马甲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

仗着钱多想嗷嗷抢地?拍一块扣15分,拍2块,短期出局。

上海几乎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控土地的样板。

更关键的是,样板的首次亮相,就一副“公平、稳定和健康”的浓眉大眼模样。

难控的从来不是地价,而是人心。

4


今年的中国楼市,让我们看了太多的新玩法。

诸多我们曾以为难以管控的套利空间,都被一个又一个的新玩法收拾的服服帖帖。

都说二手房难管,都说一二手倒挂的刚性套利难以弥和……

结果,被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收拾的服服帖帖。

我的确指导不了二手房东,但我可以通过指导银行,撅断高价二手房的杠杆。

撅断了杠杆,就撅断了二手房,也就撅断了一二手的套利空间。

都说土拍难管,都说地价和房价的刚性套利难以弥和……

结果,被上海的“土拍新规”收拾的服服帖帖。

我的确管不了有钱房企嗷嗷抢地,但我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控制进场的房企量。

控制了溢价空间,控制了房企量,就控制了土地市场的热度。

深圳的二手房指导价,落地近5个月。

不仅把二手房打入10年历史冰点,让连涨20个月的房价首次回调,让前期投机者降价出货,让倒挂利差逐步缩小……还顺便把曾经有刚性红利的新房,也拖入低谷。

上海的土拍新政,首拍大捷。

若长期坚持,上海楼市也将大概率去投机化,进入平稳健康的增长区间。

楼市去投机化,在深圳和上海找到了*的样板和答案——

二手房指导价,让一二手倒挂红利,变得不再刚性。

土拍新政,让地价和房价倒挂红利,变得不再确定。

这个答案和样板,将大概率向全国推广和复制。

事实上,推广和复制已经开始——

5月份,“摇号打新重镇”成都,已经落地“二手房指导价”。

指导价的定制,几乎与深圳如出一辙。

只参考新房价格,且严格按照指导价批复贷款。

更多的城市,正在加入出台“二手房指导价”——

无锡、东莞、西安、郑州、苏州……

6月份,成都再次调整和升级土拍新规。

潮州、南平、金华、湖州、义乌和西安,正在陆续升级土拍新政策。

一场楼市反投机战役,已经打响。

星火,正在燎原。

当倒挂红利不再透明、确定且刚性……

还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冲杀进去,满杠杆搏一波短线投机么?

5


*后,我有三个落地性的建议。

*,要警惕那些倒挂网红城市的二手房。

譬如成都、杭州、西安、南京……

这些城市虚火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二手比新房还要贵,有倒挂红利,有刚性套利空间。

但是,这种刚性套利空间并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上一轮的政策调控目标是“打掉杠杆,严查经营贷”。

那么,这一轮的调控目标,则是“干掉二手,打掉套利空间”。

瞄准的就是,有倒挂空间和倒挂红利的城市。

深圳、成都和西安,都已经陆续出台了二手房指导政策,二手房的价格大概率都会下调。

这三个城市的二手房,暂时不要入手。

下一个,大概率是杭州。

一旦二手房指导价持续落地,银行严格按照二手指导价批复贷款,二手房长期保持在首套5成、甚至是7成*……

丢失杠杆的二手房价格,回调个1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深圳,已经给了我们*的答案。

第二,要警惕那些倒挂网红城市的假倒挂新盘。

这个主要针对的就是杭州。

杭州楼市,已经有点妖的过头了。

当下的杭州,越来越像去年底至今年初的深圳——

新房抢不到,二手房虚高。

二手房天花板,眼看快干平上海。

但凡是个新盘,那就有倒挂,动辄就是万人摇。

看多杭州的朋友们,一张口就是“互联网经济*城,人口流入*城”。心里想的无非就是“有倒挂红利,能大干一票”。

在如今的政策风向下,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一旦枪响了,裂开的大概率是出头那只鸟。

一旦指导价落地杭州,二手杠杆消失,二手价格会跌……现在的倒挂红利,还能留存多少?

更可怕的是——

杭州低于10%中签率的网红盘,限售5年,加上交房周期,起步持有8年。

政策压顶,杠杆撅断,八年周期……现在的倒挂红利,还能吃到多少?

第三,要警惕那些*轮集中土拍中,地价跳涨过高的城市。

这一轮集中土拍中,地价跳涨的城市无非就是两种——

*,前期捂地不出,两年不拍地,开发商饿疯了;

第二,地方有意托市,*轮惜售,狂玩饥饿营销。

*典型的就是重庆。

但是,别忘了这只是*轮集中供地,今年还有两轮。

一旦全年供地补上来,一旦上海土拍模式推广……拍上去的土地,大概率还会跌下来。

孙宏斌的那句话,至今都振聋发聩——

再过一年,就会有房企懊恼,地拿贵了。

以上,就是本人不太顺耳的耿直之言。

我希望诸位看完此文之后,能认真反思一下——

自己上半年的投资布局和当下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自己即将布局的城市,是否属于以上几类城市?



  • 买房
  • 房价
相关楼盘
恒大云锦华庭 效果图
恒大云锦华庭
汇龙镇 汇龙镇 丨 建面81-137㎡
10500元/m²
售完 住宅 不限购 地铁沿线
变价通知
组团砍价
买房交流群 391 人正在讨论启东楼市
启东买房交流群-100群(391)
启东在售楼盘
启东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