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攀枝花人口近期如何变化

来源:吉屋网   2021-06-03 09:33:28
攀枝花买房交流群-51群(465)
加入群聊

攀枝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已经国家人普办和省人普办审核认定,并报经市政府同意予以正式公开发布。



全市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专题听取人口普查工作情况汇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建立了加强人口普查工作的七项机制,将人口普查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普查有关工作,各成员单位、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普查方案,圆满完成了各项入户登记任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首次采集数据实时直接上报,首次把普查对象的身份证号码列入普查内容,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水务、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攻势,广大普查对象对人口普查的知晓度、理解度和配合度显著提升。始终坚持依法普查,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认真开展各阶段质量验收,确保了普查过程严谨规范,普查结果真实可靠。


图片

摄影 王东


全市普查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121.22万人,人口保持基本平稳。


全市常住人口共121.22万人,常住人口总量位居全省第19位,占全省人口比重1.45%。与2019年比,人口增量排第4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0.19万人,下降0.16%,人口增量排第9位。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市常住人口基本保持平稳,这与我市经济稳定发展密不可分。


城区人口突破80万人,人口分布更加集中


2020年全市主城区(东区、西区、仁和区)常住人口达到80.64万人,较2010年增加1.92万人,比重从64.84%提高到66.52%,其中东区的常住人口达41.14万人,人口增加4.71万人,人口比重提高了3.9个百分点。其余县(区)中,常住人口在20万人至30万人之间的县(区)有2个(仁和区26.56万人,米易县22.70万人);常住人口在10万人至20万人之间的县(区)有2个(盐边县17.88万人、西区12.94万人)。


数据表明,十年间全市常住人口进一步向市辖区聚集的趋势较为明显。


平均每户2.45人,家庭规模略有缩小


全市共有家庭户44.78万户,集体户2.4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9.58万人,集体户人口为11.6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55人。


数据表明,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受家庭结构变动、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生育率下降、家庭子女数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


男女性别比106.92,性别构成趋于均衡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2.64万人,占51.67%;女性人口为58.58万人,占48.33%。总人口性别比为106.92(注: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与“六人普”的107.46相比下降0.54,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3。


数据表明,随着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人口性别结构逐步优化均衡。


老龄人口23.96万人,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


全市0—14岁人口为16.97万人,占14.00%;15—59岁人口为80.30万人,占66.24%;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96万人,占19.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25万人,占15.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7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6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全市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60岁以上人口继续提高,“一老一小”问题将对全市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挑战。


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8.76万人,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6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9358人增加为15476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71年提高至9.47年,文盲率由“六人普”的6.72%下降为4.76%,下降了1.96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全市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城镇化率69.57%,城镇化进程加快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4.34万人,占69.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6.88万人,占30.43%。2020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57%,高于全省(56.73%)12.8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


数据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区镇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人口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转移到城镇工作与生活。


流动人口33.71万人,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全市人户分离人口为47.20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3.49万人,流动人口为33.71万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4.87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8.85万人。十年来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5.11万人,增长47.08%。


数据表明,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


目前,正在按照省人普办的统一安排部署,抓紧对普查数据作进一步整理、分析和开发,后续会采取更多方式陆续公布和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程度发挥普查作用,为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重构“三个圈层”发展空间、建成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的统计信息支持。


图片

全市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5个县(区)基本数据情况公布如下:


常住人口


图片

市常住人口为121220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1214121人相比,减少了1918人,下降0.16%。


  •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在本乡镇街道或*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分县(区)看,东区人口为411427人,占33.94%;西区人口为129406人,占10.68%;仁和区人口为265562人,占21.91%;米易县人口为227011人,占18.73%;盐边县人口为178797人,占14.75%。


图片

县(区)常住人口变化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5个县(区)中,有3个县(区)人口增加。人口增长的3个县(区)依次为:东区、米易县、仁和区,分别增长12.93%、3.55%、2.02%。


户别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447849户,集体户24071户,家庭户人口为1095787人,集体户人口为11641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人减少0.55人。


  •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5个县(区)人口性别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全市人口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26361人,占51.67%;女性人口为585842人,占48.33%。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46下降为106.92。


  •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在本乡镇街道或*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图片

图片

县(区)人口性别构成


5个县(区)中,总人口性别比由低到高依次为:仁和区、西区、米易县、东区、盐边县,分别为105.68、106.10、106.61、107.51、108.38。


图片

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5个县(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公布如下:


全市人口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9669人,占14.00%;15—59岁人口为802960人,占66.24%;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9574人,占19.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2453人,占15.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7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6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75个百分点。


  •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在本乡镇街道或*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 0—15岁人口为181978人,16—59岁人口为790651人。


图片

图片

人口受教育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及5个县(区)人口受教育情况公布如下: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601人;拥有*(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2775人;拥有*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3051人;拥有*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3486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9358人增加为15476人;拥有*文化程度的由14260人增加为15078人;拥有*文化程度的由32693人下降为30775人;拥有*文化程度的由30752人下降为27624人。


  •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在本乡镇街道或*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图片

平均受教育年限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71年提高至9.47年。


  • 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将各种受教育程度折算成受教育年限计算平均数得出的,具体的折算标准是:*=6年,*=9年,*=12年,大专及以上=16年。


文盲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766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3968人,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76%,下降1.96个百分点。


  • 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常住人口总量的比例。


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现将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城乡人口分布及流动情况公布如下:


城乡人口


  • 城镇、乡村是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


图片

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43378人,占69.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68825人,占30.43%。与2010年第六次全省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13647人,乡村人口减少115565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47个百分点。


  •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在本乡镇街道或*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流动人口


  • 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472046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34914人,流动人口为337132人。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为48650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88482人。


  •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51106人,增长47.08%;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82100人,增长155.45%;流动人口增加69006人,增长25.74%。


  • 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直辖市或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


这就是以上问题的解答,如您对项目感兴趣,可直接拨打售楼处电话或者在线咨询,专业服务!了解更多攀枝花买房,攀枝花房产网,攀枝花购房,欢迎进入攀枝花吉屋网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攀枝花人口近期如何变化
买房交流群 465 人正在讨论攀枝花楼市
攀枝花买房交流群-51群(465)
攀枝花在售楼盘
攀枝花楼市
买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