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网

佳源٠翰林苑丨这可能是你从来不知道的剑阁翠云廊!

2020-08-01 10:31
广元买房交流群-26群(457)
加入群聊

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被誉为“活的文物”。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四川省一级古树和名木名录的通告出台。


重要通知


通告指出,古树名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社会和科研价值。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需要。


根据《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认定全省一级古树和名木10811株,其中一级古树10720株、名木91株,现予以公布。


通告要求,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各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要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和养护主体责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养护和管理。请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养护责任单位反映或向当地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举报。


认认真真读完通告后,剑门君发现一个hin高兴的事情,全省一级古树和名木10811株中,咱们翠云廊足足就有7000多株!


拿个小本本一算,也就是全省的一级古树和名木,翠云廊占比超过了七成 !


翠云廊古树多,可不是今天才出圈的,早在清朝时,剑州知州乔钵就写过一首流传广泛的名诗《翠云廊》,这也是翠云廊的名字由来:



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 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翠云廊





乔 钵


三百里程十万树”,一句诗就可见翠云廊树木繁茂的情形。


作为古蜀道的重要一环,翠云廊以道路两旁的古柏闻名,不寻常的是,古道两旁的这些参天古柏,粗细不一,说明他们不是哪朝哪代一起栽植的,那么问题就来了,翠云廊这么多古柏,到底是怎么来的?



剑门君仔细翻了翻书,这个缘故啊,还不简单,且听我一一道来。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栽植这些古树有七次:



**次:皇   柏

皇柏,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意思是说,四川的大山都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才出现在面前,这就暗含了一个背景,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在蜀中大肆伐木取材,民怨沸腾。

怎么办呢?砍了树,就修树,为了平息民愤,秦始皇又下旨在驿道旁植树,“车同轨、书同文、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 ”,据相关专家考证,现古柏胸径2米以上,树龄二千多年,均为秦朝所植。

因为秦始皇下令种植的关系,这些树又叫做皇柏,不过后来因为朱德的关系,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帅大柏

1963年,朱德视察翠云廊,看到参天古柏时,一个农民用当地方言说,“前面还有一棵帅大的树”,工作人员不明白什么是“帅大”,就问,“什么是帅大的树?”朱德幽默地回应,“就是很大的树,像元帅那么大的树。”

第二次:张 飞 柏

张飞柏,蜀汉(221年—263年)


三国时,张飞任巴西郡太守、军政羽书来往频繁,而剑阁又是巴西、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剑门山脉古称“梁山”,因荒凉险绝,极易迷路。为适应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张飞令士兵百姓沿驿道植树,以树为路标,加快了文书传送,军旅运行的快速完成。

关于张飞柏,还留下了一个这样的传说,相传张飞大量植树时,梦见自己到了天庭,被玉皇大帝接见。玉帝说他植树有功,赏他宝树二棵。张飞一觉醒来,见营帐外果然有两株树苗,带领士兵,骑马去栽种。士兵无意中将两株小树蹭破了皮,粘在了一起,不敢声张,便将树苗栽在了一起。树苗落地便长,瞬间变成了一株似松似柏的奇树,“上午栽树,下午乘凉 ”,被称为“张飞柏”。



第三次: “ 风 脉 ” 柏

风脉柏,东晋(317年-420年)


东晋时,因为道,教的兴起,人们重视风水之术,而剑阁又是道,教的发祥之地,就大量栽植了“风脉”树。

当时尚书郎郭璞还写《种松碑记》:“县路翠、武功贵,县路青、武功荣”刻石勒碑,以崇教化。到了宋代,由于风化剥蚀,当地人又请大文豪苏轼重书碑文,该碑现存武连觉苑寺内。


第四次: “ 路 标 ” 柏

“路标”柏,北周(557年—581年)


北周时期,当时的人为计里程,曾采取在道旁每一里垒一土堆,但这种办法易被风雨冲毁。后来改为每一里种树一株,以一里一树计算里程。

这种作用类似路标,元代时,马可·波罗在《旅行记》中记载:



(大汗)命人在大道两旁,广泛种植一种长得很高大的树木,夏季可以遮荫乘凉的益处,冬季大雪封路时,可以起路标作用。


这一次植树,还有明确的记载,《日知录·道路·官树》里说,北周文帝时(公元557年)在全国推行韦孝宽在雍州执行的“改土堠为道里植树,既免修复劳苦,行旅又得庇荫 ”的办法。命令全国各州“植树表道,理夹沟以通水潦,一里一树,十里三树,百里五树 ”。


第五次: “ 荔 枝 ” 柏

荔枝柏,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


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回望长安绣成堆,千顶山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写的正是唐玄宗为博爱妃一笑,运送荔枝的故事。

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距长安**近的荔枝产地只有四川合江产荔枝,但是荔枝娇贵,保鲜不易,为了保证荔枝鲜味,缩短荔枝在路上的时间,唐玄宗下令地方官员整治道路,又在道路两旁大量补植柏树,为荔枝遮风挡雨,这些柏树,被老百姓戏称为“荔枝柏”,道路被戏称为“爱情大道”。



第六次: 宋 朝 柏

宋朝柏,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


《宋会要辑稿·方域·道路》中,记载宋仁宗天圣三年,也就是公元1025年时,诏武缘令:

入蜀道路,为减轻采伐劳力,免致缓急,阻防人马网运…… 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


第七次:李 公 柏

李公柏,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


明朝正德年间,广西人李璧任剑州知州,当时战事刚平,剑州城垣破败,生灵涂炭,百业待兴。


李璧决定打通剑阁的官道,带领当地人开山凿岩,推土填沟,用石板铺砌了一条长达300余里的通途,为了防止山洪冲塌,李璧又带人在道路两旁种下10万株松柏,下令“官民相禁剪伐”,这时所植的树叫“明柏”,又称“李公柏”。


除了种树,他还颁布了“官民相禁剪伐”禁令,对植被保护功不可没。从宋仁宗开始,就形成了以种植树木多寡作为考评官吏政绩依据的惯例。而明代李璧之后,伐木禁令沿用至今,每届州官交接时都要核实古柏的数目,古柏的保护当作政绩指标来完成。



清代乔钵《翠云廊》诗序云:“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十万,今昔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 ”,记录了李璧种柏的事迹,《剑州志》李,也有“古柏数十万株,为李璧所植 ”的记载。

翠云廊从此有了现在看到的模样。



过往动态
买房交流群 3111 人正在讨论广元楼市
广元买房交流群-26群(457)
所属楼盘
佳源翰林苑 效果图
佳源翰林苑
剑阁县 丨 建面91-121㎡
5350元/m²
待售 住宅 低总价 配套成熟
买房群
看了这么久,立即咨询售楼现场优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