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房买卖的风险是什么?

导读: 存量房买卖存在产权、资金和房屋质量等风险,购房者需要注意验证产权真实性、避免资金挪用,并进行房屋检测以确保质量合格。

存量房的定义和类型

存量房是指尚未出售的房屋,包括楼盘的尾盘、开发商抵押给银行的住宅、个人购买但从未居住的房屋以及法院查封的房屋等五大类型。一般来说,存量房指的是已经购买并取得房产证,暂时没有进行交易的住宅,主要是指没有人居住过的二手房。
存量房买卖的风险是什么?

存量房与商品房的区别

存量房与商品房在权属、价格、购买方式、房龄和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权属不同:

存量房的权属已经确定,而商品房的权属需要通过购房合同等方式确定。

价格不同:

由于存量房的房龄较长且可能需要重新投入一定费用进行装修,所以价格相对较低;而商品房由于是新建房屋且装修等方面已经较为完善,价格相对较高。

购买方式不同:

购买存量房需要通过二手房交易市场或个人之间的转让,而购买商品房则需要通过开发商或中介公司等渠道。

房龄不同:

存量房的房龄较长,可能存在老化、维修等问题,而商品房是新建的房屋,房龄较短,相对较为新颖。

质量不同:

存量房的质量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行检修和维护,而商品房是新建的房屋,质量相对较好。

存量房买卖的风险

在存量房买卖过程中,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注意:

产权风险:

交易对方可能不是产权人或存在部分产权问题,购房者可以通过核对房产证和身份证来验证产权的真实性。

资金风险:

购房者支付首付款后,房主可能要求用购房者的款项支付剩余贷款,这种操作风险较大,易出现资金挪用等情况,建议购房者不予考虑,可以选择中介公司的垫资服务。

房屋质量风险:

购买存量房时,需要仔细核查房屋质量,可能存在凶宅、漏水等问题,还要注意是否有过突击装修掩盖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委托专业人士进行房屋检测,以确保购买的房屋质量符合要求。
存量房买卖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交易,购房者在购买前应充分了解存量房的定义、类型和与商品房的区别,并注意处理好产权、资金和房屋质量等方面的风险。只有在全面考虑并确保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明智的购房决策。